Loading AI tools
唐朝宰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
張說祖上為東漢司空張皓、西晉司空張華,張華十一代孫張恪,即為張說的祖父。張恪和董氏生張騭,即張說之父;母親馮氏,封長樂縣太君。哥哥張光、張珪;姐姐張德性嫁給李伯魚。[2];長妹范陽縣君,夫國子司業陰行先[3]、幼妹未長而夭逝。[4]
永昌元年(689年),策賢良方正,張說以對策第一,授東宮校書,累官至鳳閣舍人,史載「敦氣節,重然諾。為文精壯,長於碑誌。」編有《三教珠英》。因忤旨流配欽州,唐中宗時召還。歷任兵部員外郎、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加弘文館學士。睿宗即位,遷升為中書侍郎。
開元初年,改任中書令,開元五年(717年),貶岳州刺史。[5]開元七年(719年),擔任幽州都督。開元八年(720年),擔任天兵軍(駐太原)節度大使。張說大樂,親吻王毛仲的靴尖。開元九年(721年)七月,朔方節度使誘殺突厥部落,邊境不安,并州(山西太原)長史張說帶領二十騎兵,持節即其部落慰撫之,還住在首領的牙帳;副使李憲認為虜情難信,馳書止之。張說回信:「吾肉非黃羊,必不畏食;血非野馬,必不畏刺。士見危致命,此吾效死之秋也。」[6]
開元十年(722年),任首任朔方節度使,建議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平定了降胡康願子叛亂,主張裁軍二十多萬,復員務農。時人王冷然曾指責他貪圖富貴:「今日忘舊日之淒遲,貪暮年之富貴乎!」[7]
開元十四年(726年),帝至泰山封禪,任命張說擔任封禪使。張說趁機攜女婿鄭鎰隨行,又把鄭鎰連提四級,綠衫改着紅袍。黃幡綽戲說:「此泰山之力也!」這是「泰山」作為岳父別稱的典故。[8]
開元十四年(726年),宇文融、李林甫等人彈劾中書令張說,說他貪贓受賄,玄宗敕宰相源乾曜等人審訊,罪狀多屬實。玄宗派高力士去看望張說。高力士回報讓玄宗動容,張說「坐於草上,於瓦器中食,蓬首垢面,自罰憂俱之甚。」[9]高力士見玄宗已有憐憫之心,遂稱張「於國有功」,希望能從輕發落。最後玄宗赦免了張說。
張說脾氣暴躁,與姚崇、崔湜皆不合。先天二年,崔湜被玄宗賜死,時人皆以為張說陷害崔湜。[10]玄宗打算任命姚崇為相,張說竟指使御史大夫趙彥昭彈劾姚崇,玄宗不予理睬。姚崇拜相後,張說出為相州刺史[11]。前後三任宰相,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諡文貞。
張說有文才,其詩如「戲問芭蕉葉,何愁心不開」、「心對爐灰死,顏隨庭樹殘」皆佳句,《舊唐書》載《諫武后幸三陽宮不時還都疏》等疏表三篇。其作品還有《錢本草》,以錢喻藥,診治時弊,堪稱奇文。或說《虬髯客傳》為其作品[12]。《千家詩》更選中《幽州夜飲》:「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一首。有文集30卷傳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