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弼士故居 (馬來西亞)

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州喬治市蓮花河街的張弼士故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弼士故居 (馬來西亞)map

張弼士故居(英語:Cheong Fatt Tze Mansion),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州喬治市蓮花河街,原是中國商人、僑民張弼士的府邸。該故居的外部裝飾和靛藍色的外牆使其成為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建築,有時也被稱為「藍屋」。[1]

事实速览 張弼士故居, 概要 ...
張弼士故居
Thumb
概要
類型精品酒店(四星級酒店)
建築風格峇峇娘惹式建築
中國園林式建築
所屬國家/地區 馬來西亞
行政區 檳城喬治市
地址14,蓮花河街,
10200 喬治市,
檳城州馬來西亞
座標5.421408°N 100.334947°E / 5.421408; 100.334947
動土1897年,​127年前​(1897
竣工日1904年,​121年前​(1904
翻新1995年,​30年前​(1995
技術細節
層數2
類型文化
標準ii, iii, iv
評定時間2008 (第三十三屆 會議)
參考編碼1223
區域亞太
網站
cheongfatttzemansion.com
地圖
Thumb
关闭

故居始建於1897年,於1904年建成。佔地5萬3000平方英尺,建築面積3萬4000平方英尺,是馬來西亞現存最大的中國園林式住宅。該故居擁有38個房間、5個花崗岩鋪成的庭院、7個樓梯和220個鄉土木百葉窗。故居於1995年經全面修復,現已成為展覽館。2000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卓越項目獎。[2][3][4]

簡介

府邸內有38間房間、5個花崗岩鋪面的庭院、7座樓梯和220扇白木百葉窗窗戶,並皆由中國的工匠建設。[5][6]這裡曾作為張弼士的私人住宅以及他進行商業活動的所在地。

這棟豪宅的特點包括精美的中式梁柱雕花、哥特式盧浮窗、黃褐的磚牆,以及繁複的碎瓷拼花、新穎的彩玻嵌板、由幾何碎片製成的正方型斯托克地板和蘇格蘭格拉斯哥鐵製器物等。內部陳設的不少塑像、雕刻、掛毯等古董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庭院布局依風水而定,家庭附樓建在前面,以防止任何道路在豪宅前建立一個T形交叉路口;它通過一個曲折的排水管道網絡,從屋檐開始,通過天花板往下至中央庭院的牆壁,然後再將其從豪宅中排出,在這種情況下,在整個地板系統下面,並在中間建立一個斜坡(騎在龍背上的)。

豪宅外牆藍色是以石灰與藍花花汁製成的天然混合藍色染料塗抹而成。藍色是殖民地時期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顏色,該染料由英國從印度進口到檳城。石灰洗滌在熱帶氣候中可吸收水分並冷卻房屋,同時消除水分而不損害牆壁的結構完整性。雖然白色是最容易獲得的顏料,但靛藍色的顏料卻被選擇為塗料,因它當時被社區視為高貴的顏色象徵,可為豪宅增加高度珍貴,增加了豪宅的聲望。

這棟豪宅於1989年由檳城一群古蹟保護人士,買下這棟破舊的古屋以避免其因發展而被拆遷。1991年全面整修,1995年煥然一新的「藍屋」對外開放,除了提供民眾參觀,也開放客房讓遊客住宿,舉行婚禮、晚宴及會議等。藍屋最近一次的重修工程是在1995年進行。在2016年,一間名叫「靛藍」的餐廳於豪宅一樓開放。 [7][8]

影視

  • 這棟豪宅曾出現在:
    • 《The 3rd Generation》
    • 1993年奧斯卡獎得獎的法國電影《情定終生》(Indochine)
    • 1998年新加坡導演魏銘耀製作的《Forever Fever》又名《That's the Way I Like It》
    • 2006年《紅色柯巴雅》(The Red Kebaya英語The Red Kebaya
    • 2007年《夜·明》(Road to Dawn)
    • 2018年《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
    • 2020年《彼岸之嫁》(The Ghost Bride)
  • 這棟豪宅也曾在許多國際電視台如CNNBBCESPN等亮相。

獎項

  • 1995 馬來西亞國家建築保護獎
  • 200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卓越項目獎[5]
  • 馬來西亞旅遊部'2003年最佳旅遊景點'獎
  • 東盟2004年優秀獎; 東盟文化保護工作組
  • Expatriate Lifestyle評為2008年馬來西亞最佳精品酒店獎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