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格》是日本平安時代初期編制並實施的一律令格式。《弘仁格》共10卷,是三代格式(弘仁格式、貞觀格式、延喜格式)之一。[1]
編撰過程
編撰格式的想法從桓武天皇時代就已出現,嵯峨天皇時代,設置了「造格式所」,以藤原冬嗣為總裁,領導藤原葛野麻呂等人,全面展開編撰格式的工作。[1]弘仁十一年 (820年) 4月21日,《弘仁格》和《弘仁式》同時開始編撰,後續經過多次修訂。於天長七年 (830年) 10月7日修訂後,同年11月17日施行,但之後由於又發現了缺陷,因此進行了修改,並於承和7年 (840年) 4月20日頒布修改後文本。據認為,現有現存的弘仁格式條文被認為是這次改正後的版本。[2]
內容
《弘仁格》收錄大寶元年(701年)到弘仁10年(819年)這119年間施行的詔令、敕令、官符、官奏等文件中,重要的內容,並按相關官署分類編纂。而對於如果沒有合適的章節,則匯總為「雜格」放在書末。編纂時收錄了當時仍有效的法規原文,對於已部分失效的條文,僅保留有效的部分。[1]
雖然《弘仁格》原文全卷已佚失,但可以從《弘仁格抄》中得知其章節,其大部分內容保存在《類聚三代格》和《政事要略》中。另外,《本朝文粹》中還收錄了《弘仁格》的序言。[1]
目錄
弘仁格抄
弘仁格抄 (こうにんきゃくしょう)是將《弘仁格》上記錄的個別詔令、敕令、官符、官奏的摘要,按照頒布時間編排的集合。現存最古老的《弘仁格抄》是九條家傳承下來的上下兩卷抄本,據認為是鎌倉時代後期抄寫的,其中開頭到第一卷的前半部分已經缺失,目前保存在宮內廳書陵部。[3]
相關項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