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築生態學(英語:arcology)是一個以人口稠密,低生態影響的人類生活環境為原則來設計建築的領域,由意大利裔美國建築師保羅·索萊里於1969年首次提出。[2]生態建築與普通的大型建築的區別在於,它旨在減少人類居住對任何特定生態系統的影響,並可自給自足、持續發展,利用儘可能全部的資源使人們過上舒適的生活,其中涉及到能源、對氣候的控制、糧食的生產、空氣和水的儲存和淨化、以及污水處理等等。
雖然這一概念目前還僅僅處於假設階段,但這個概念已經被用於許多的科幻小說中。
在亞利桑那州的乾旱荒地上,雅高山地如同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保羅·索萊里的巧思使這座小鎮成為了生態建築的傑出代表,每一棟房屋、商鋪和工作室都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仿佛每個角落都與大地有着天然的連接。
與此同時,世界各地也飽含着這樣的綠色理念。從上海的東灘到東京的都市中心,生態建築正成為新的都市風潮。儘管東灘生態城的夢想在上海世博會前夕破滅,但這並未影響其他城市對生態設計的熱情。在卡爾加里,+15空廊系統成為了城市的新坐標;蒙特利爾和明尼阿波利斯的地下城和空中走廊讓人們在繁忙中找到了片刻的寧靜。
而在炎熱的拉斯維加斯,賭城大道猶如一片生態的綠洲。45攝氏度的高溫在這裡不再可怕,因為隧道、人行天橋和單軌鐵路把這裡變成了一個涼爽的室內世界。從曼德勒灣到會展中心,賭客們可以盡情享受,而無需擔心炎日的酷熱。
在寒冷的北方,多倫多的「PATH」地下通道系統給人們帶來了溫暖。這是一個巨大的地下網絡,連接着購物中心、地鐵、酒店和辦公室,仿佛是城市的脈絡。
即便是在遙遠的南極,美國的麥克默多站也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可能。而在歐洲的莫斯科,水晶島的夢想雖然因經濟危機而暫停,但它的理念卻深植人心。
生態建築不僅是一個設計,更是一種態度,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
由於財務、技術或設計概念上的缺陷,大多數構建真正生態的建議都以失敗告終。因此,生態建築學主要出現在虛構的作品中。[3][4]
文學作品中最早的例子之一是威廉姆•霍普•霍奇森 1912年的恐怖/奇幻小說《夜地(The Night Land)》。在書中,人類最後的殘餘物生存在兩個巨大的自給自足的金屬金字塔中。
另一個重要的例子是1981年拉瑞·尼文(Larry Niven)和傑里·普爾內爾(Jerry Pournelle)的小說《忠誠的誓言((Oath of Fealty))》,小說中有一部分人口搬進了生態建築。故事情節將生態建築學作為了一種批判的主題。[5]
在羅伯特·西爾柏格的《內部世界(The World Inside)》一書中,全球750億人口中的大部分居住在被稱為「urbmons」的巨型摩天大樓里,每座摩天大樓都容納着數十萬人。每個城市被分成40層左右的「社區」,並且建築體系內實現了自給自足,於是所有到外面去的想法都被故事中的人們視為異端邪說。[6][7]
電腦遊戲軟件公司Maxis發行的遊戲《模擬城市2000》以及《模擬城市5》都允許玩家構建生態環境,使得更多人接觸到了這一概念。[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