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中國朝鮮語:연길시延吉市 Yŏn'gil si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下轄縣級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延吉為中國較具實力的縣市之一,其綜合競爭力2010年位居吉林省各縣(市)的首位,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第八十二位。2009年本地居民生產總值172.2億元(折合25.2億美元),人均GDP為34,473元(折合5,047美元)。延吉轄域總面積為1,748.3平方公里。全市戶籍總人口68.61萬人,其中朝鮮族人口29.22萬人,占總人口的48.6%(2020年)[1]。除朝鮮族外,延吉分布的主要民族為滿蒙古民族。人口中,非農業人口為5.55萬人;城區人口63.06萬人。人口密度平方公里396人。

Quick Facts 延吉市/연길시, 國家 ...
延吉市/연길시
縣級市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延吉市(紅色區域)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
Thumb
延吉市/연길시
延吉市/연길시
延吉市在吉林省的地理位置
坐標:42°54′16″N 129°30′24″E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省級吉林省
地級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政府所在地河南街道
面積
 • 總計1,332 平方公里(514 平方英里)
海拔179 公尺(587 英尺)
人口(2020)
 • 總計700,000人
 • 密度526人/平方公里(1,361人/平方英里)
時區北京時間UTC+8
網站延吉市政府 (中文,朝鮮文)
Close

歷史

  • 漢代,為北沃沮之地。公元前27年,被高句麗所滅。
  • 金朝,設曷懶路總管府、海蘭路總管府管轄延邊地區在內廣大地區。
  • 元朝,屬遼陽行省開元路。
  • 明朝,屬奴爾干都司布爾哈圖衛。
  • 1714年,清朝政府設立琿春協領。
  • 1881年,清朝政府撤銷琿春協領,改設琿春副都統衙門,延吉歸屬琿春副都統管轄。
  • 延吉舊稱「南崗」、「煙集崗」。1881年,清朝廢除封禁令後,朝鮮遭大災,始有人入封禁區。1881年清朝遂廢除封禁令,在南崗設立招墾局,後改為「局子街」。1902年,清朝在局子街設延吉廳。1909年,延吉廳升級為延吉府,取代琿春成為清朝和後來國民政府管理延邊地區的統治中心。1913年,延吉府被改為延吉縣[2]:45
  • 1912年改為延吉縣。滿洲國時期,延吉為間島省省會。
  • 1943年,改為間島市。
  • 1946年1月,延吉街歸吉遼省吉東分省延吉縣管轄。8月,吉林省政府遷至延吉街。7月13日,吉東分省更名吉東專區。
  • 1947年2月15日,劃出延吉等4個縣,恢復延邊專區,延吉街為延邊專區行署駐地,仍隸屬於延吉縣。
  • 1947年9月25日,重新組成吉東專區,轄延吉縣等8個縣,延吉仍隸屬於延吉縣。
  • 1948年3月10日,吉林省政府從延吉街遷往吉林市。3月27日,吉東專區更名為延邊專區,延吉街劃歸延邊專區延吉縣管轄。吉林省政府從延吉街遷往吉林。
  • 1948年7月,經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吉林省政府決定,設延吉市(區級市),隸屬於延吉縣。
  • 1949年,成立延吉市人民政府。
  • 1950年8月,延吉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延吉市遷至龍井市(區級)。
  • 1952年9月,成立延邊朝鮮族自治區,後改自治州,延吉亦是州府所在地。
  • 1953年5月,延吉從延吉縣劃出成為縣級市。
  • 1985年1月,延吉市為開放城市。

人口

全市戶籍總人口68.61萬人,其中朝鮮族人口29.22萬人,占總人口的48.6%(2020年)[3]。除朝鮮族外,延吉分布的主要民族為滿蒙古民族。人口中,非農業人口為5.55萬人;城區人口63.06萬人,人口密度平方公里396人。

地理

Thumb
延吉河

延吉市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是全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位於吉林省東部。東經129°01′-129°48′,北緯42°50′-43°23′。 位於長白山北麓,自治州中心部。北接敦化市、北東接汪清縣、東接圖們市、南接龍井市、西接安圖縣

延吉市位於吉林省東部、長白山脈北麓。地理坐標處北緯42度50分至43度23分,東經129度01分至129度48分之間。由於地處高緯度地帶的山林盆地,故呈大陸性氣候特點。春季乾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少雨,冬季漫長寒冷,屬中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攝氏5.5度,全年無霜期160天,年平均降水量479.0毫米產,平均日照2447.2小時,結冰日164天。

延吉市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開闊,中間平坦,呈馬蹄狀盆地。平均海拔高度150米。地勢北高南低,地形為丘陵狀起伏。境內河流皆圖們江支流,主要有布爾哈通河、煙集河和海蘭江。區內土質主要為灰棕壤土、水稻土、沖積土、草甸土和黑土等。

本市距吉林省省會長春市356千米,東直距中俄邊境60千米、日本海80千米,南直距中朝邊境10餘千米。地處長白山東麓小丘陵地帶,平均海拔150米。地形基本呈長條形,東南北三面較高,向中傾斜,中間低而平坦,西面開闊。延吉市城區被河流(布爾哈通河和煙集河)分為南(河南)、東北(河北)、西北(公園)3個部分:布爾哈通河以南俗稱河南,曾名南營,為市交通中心;河東北部俗稱河東,為州、市機關所在地;西北部俗稱河西,為文化區。延吉市屬中溫帶半濕潤氣候區,春季乾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漫長寒冷,具有明顯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為5.6℃,無霜期140天,年平均降水量533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317小時。

More information 延吉市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
延吉市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7.8
(46.0)
14.3
(57.7)
26.6
(79.9)
32.8
(91.0)
33.3
(91.9)
36.7
(98.1)
37.7
(99.9)
37.3
(99.1)
33.1
(91.6)
28.9
(84.0)
19.6
(67.3)
10.0
(50.0)
37.7
(99.9)
平均高溫 °C(°F) −6.5
(20.3)
−1.5
(29.3)
5.6
(42.1)
15.3
(59.5)
21.1
(70.0)
24.4
(75.9)
26.7
(80.1)
27.2
(81.0)
22.2
(72.0)
14.8
(58.6)
3.9
(39.0)
−4.4
(24.1)
12.4
(54.3)
日均氣溫 °C(°F) −13.2
(8.2)
−8.7
(16.3)
−1.4
(29.5)
7.6
(45.7)
13.9
(57.0)
18.2
(64.8)
21.4
(70.5)
21.7
(71.1)
15.1
(59.2)
7.1
(44.8)
−2.7
(27.1)
−10.7
(12.7)
5.7
(42.2)
平均低溫 °C(°F) −18.7
(−1.7)
−14.9
(5.2)
−7.7
(18.1)
0.4
(32.7)
7.3
(45.1)
13.1
(55.6)
17.3
(63.1)
17.4
(63.3)
9.5
(49.1)
0.8
(33.4)
−7.8
(18.0)
−15.8
(3.6)
0.1
(32.1)
歷史最低溫 °C(°F) −31.4
(−24.5)
−27.9
(−18.2)
−23.3
(−9.9)
−10.3
(13.5)
−1.5
(29.3)
5.3
(41.5)
9.5
(49.1)
6.9
(44.4)
−1.7
(28.9)
−11.6
(11.1)
−23.6
(−10.5)
−29.9
(−21.8)
−31.4
(−24.5)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5.4
(0.21)
5.5
(0.22)
9.9
(0.39)
29.4
(1.16)
58.7
(2.31)
82.3
(3.24)
128.5
(5.06)
108.8
(4.28)
60.6
(2.39)
23.6
(0.93)
12.0
(0.47)
6.7
(0.26)
531.4
(20.92)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3.1 3.4 5.1 7.8 12.2 15.1 14.3 13.6 10.4 7.1 5.3 3.8 101.2
平均相對濕度(%) 58 55 53 54 61 73 79 79 76 65 61 61 65
月均日照時數 170.4 183.2 225.3 213.2 233.6 190.0 181.0 187.5 197.6 199.5 157.7 140.8 2,279.8
可照百分比 59 62 61 53 52 42 39 44 53 58 54 50 51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1971–2000年間的降水天數和日照數據)[4][5]
Close

鄉級區劃沿革

Thumb
延吉市中心
  • 1946年1月,延吉街歸延吉縣管轄。下轄進學鄉等12個鄉。
  • 1949年,成立延吉市人民政府(區級)。
  • 1950年9月,延吉市轄14個街、14個村。政區名改用序數排列命名。
  • 1953年5月4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將延吉市從延吉縣劃出,設立延吉市(縣級)。延吉市歸延邊朝鮮族自治區管轄。延吉市由原來的14個街和部分村合併,成立6個街公所、13個村。
  • 1955年,撤銷6個街公所,成立5個街道辦事處,同時將13個村合併為3個鄉、1個村,並劃歸延吉縣。年底,又將這3個鄉、1個村劃歸延吉市。
  • 1956年3月,延吉市市郊重新劃為5個鄉。
  • 1956年4月,鄉、鎮政府也更名為人民委員會,5月,5個按序數排列的街道辦事處更名為朝陽、進學、新興、公園、河南街道辦事處。
  • 1958年8月,設延吉市人民公社成立籌備委員會。10月,將延吉縣的煙集、依蘭兩個鄉劃歸延吉市。11月,延吉市成立4個公社,34個管理區,198個生產隊。
  • 1960年3月.將延吉縣長安公社劃歸延吉市。4月,延吉市成立河南等3個城市人民公社。
  • 1961年5月,將興安人民公社劃分為興安、煙集2個公社。7月,將人民公社改為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 1962年9月,將3個城市公社中的農村部分劃出,成立小營、長白2個農村公社。
  • 1965年4月,將新興街道辦事處劃分為公園、新興、光明3個街道辦事處,朝陽街道辦事處劃分朝陽、進學2個街道辦事處,河南街道辦事處不變。
  • 1976年10月,將6個城市人民公社改為6個街道辦事處。
  • 1979年12月,延吉市轄6個街道辦事處、3個公社,60個居民委員會、31個生產大隊,150個生產小隊。
  • 1981年10月,增設北山、建工2個街道辦事處。
Thumb
延吉西市場
  • 1982年12月,將延吉縣煙集人民公社、長安人民公社的河龍大隊劃歸延吉市。1982年,公社改為鄉,生產大隊改為村。
  • 1984年,將公園街道辦事處劃分為公園、延西2個街道辦事處。成立44個村民委員會。
  • 1988年4月2日,將龍井縣依蘭鄉劃入延吉市。
  • 1991年,將龍井市三道灣鄉和八道鄉的勞動、五鳳兩村劃歸延吉市管轄。
  • 1992年11月21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延吉市三道灣鄉、依蘭鄉,設立三道灣鎮、依蘭鎮。
  • 1995年12月,延吉市轄9個街道辦事處、2個鎮、4個鄉;184個居民委員會、64個村民委員會:進學街道、河南街道、建工街道、延南街道、新興街道、公園街道、延西街道、朝陽街道、北山街道、依蘭鎮、三道灣鎮、長白鄉、小營鄉、興安鄉、煙集鄉。
  • 2000年,延吉市轄9個街道、2個鎮、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432339人,其中:朝陽街道 37990人、進學街道 31725人、北山街道 55182人、延南街道 33287人、新興街道 46303人、公園街道 23103人、延西街道 39389人、河南街道 62893人、建工街道 25763人、依蘭鎮 3817人、三道灣鎮 8055人、長白鄉 20197人、小營鄉 18416人、興安鄉 17405人、煙集鄉 8814人。
  • 2000年12月12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延吉市長白鄉、小營鄉,設立小營鎮,轄原長白鄉、小營鄉行政區域,鎮政府駐原小營鄉;撤銷延吉市興安鄉、煙集鄉,將興安、煙集兩鄉行政區域併入依蘭鎮,鎮政府駐原煙集鄉。
  • 2001年9月27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批[2001]10號)文件,撤銷延吉市延西、延南兩個街道辦事處,將其分別劃入公園、建工街道辦事處;撤銷進學街道辦事處,將其一分為二,分別劃入朝陽、新興兩個街道辦事處。
  • 2002年12月,延吉市轄6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總人口39.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8萬人。朝鮮族占人口總數的58.42%。
  • 2003年底,延吉市轄6個街道、3個鎮:河南街道、建工街道、新興街道、公園街道、朝陽街道、北山街道、依蘭鎮、三道灣鎮、小營鎮。全市面積1350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39.89萬人。其中,朝鮮族人口23.25萬人;漢族人口15.75萬人。非農業人口34.83萬人;城區人口36.47萬人(統計數據來源:《吉林省年鑑2003》)。
  • 市十五屆人民政府二十七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擴大城區行政區域的決定,吉林省民政廳於2006年6月23日做出相應批覆。
  • 2006年9月15日,延吉市政府正式決定:將地處延吉市城鄉結合部2個鎮的10個村、33個村民小組,分別劃歸城區6個街道管轄。調整前,延吉市城區面積只有25.38平方千米,城區人口密度高達14968人每平方千米。調整後,延吉市新城區面積達40.66平方千米,增加15.28平方千米。區域的調整範圍如下:
Thumb
延吉大橋
  1. 河南片(調整鐵路以北)
  • 東界線:從原城區界線清新南街向東至鐵路沿線,北至布爾哈通河南河堤,南至鐵路沿線,區域面積3.04平方千米。
  • 西界線:從原城區界線新園南街向西至新民街,南至長白山西路,北至布爾哈通河南河堤,區域面積1.64平方千米。
  1. 公園片 調整西界線:從原城區界線園材街向西至新民街,南至布爾哈通河北河堤,北至山腳下,區域面積0.96平方千米。
  2. 河北片
  • 東界線:從原城區界線東進街向東至溪洞油庫的建成區,北至山腳下,南至人民路延伸段,區域面積3.79平方千米。從東進街以東至富新北街以西,南起布爾哈通河北河堤至海蘭路,區域面積0.28平方千米。
  • 東北界線:從原城區界線東至平野胡同(計劃延伸段),北至延北路(計劃延伸段),該區域面積1.34平方千米。
  • 北界限:從原城區界線延北路向北至興安路,煙集河以東至太平街和青楊街(計劃延伸段),該區域面積3.4平方千米。
  • 河流流域面積 布爾哈通河流域面積0.83平方千米。新園橋至新民橋段面積0.62平方千米;清新橋以西段0.21平方千米。
  • 2008年3月,龍井市朝陽川鎮正式劃歸於延吉市。

行政區劃

下轄6個街道、4個鎮:

  • 街道:河南街道(하남가도)、建工街道(건공가도)、新興街道(신흥가도)、公園街道(공원가도)、北山街道(북산가도)、進學街道(진학가도)。
  • 鎮:依蘭鎮(의란진)、三道灣鎮(삼도만진)、小營鎮(소영진)、朝陽川鎮(조양천진)。

教育

Thumb
延邊大學

延吉市地處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開設朝鮮族民族教育[6]

註:民辦學校以斜體字表示。

More information 義務教育階段 ...
義務教育階段
漢族學校 小學 延吉市北山小學 延吉市進學小學 延吉市朝陽小學 延吉市河南小學
延吉市梨花小學 延吉市延河小學 朝陽川鎮光華小學 延吉市北興小學
依蘭鎮煙集小學 延吉市北山小學(西校區) 依蘭鎮錦城小學
初中 延吉市第四中學 延吉市第六中學 延吉市第七中學 延吉市第九中學
延吉市第十二中學 依蘭鎮煙集中學 朝陽川鎮第二中學 延邊甲子中學(延邊二中 北校區)
朝鮮族學校 小學 延吉市中央小學 延吉市新興小學 延吉市建工小學 延吉市公園小學
延吉市延南小學 延吉市延邊大學師範分院附屬小學 延吉市延新小學 朝陽川鎮朝陽川小學
依蘭鎮興安小學
初中 延吉市實驗中學 延吉市第三中學 延吉市第五中學 延吉市第八中學
延吉市第十中學 延吉市第十三中學 朝陽川鎮第一中學
綜合學校 小學 延吉市東山小學
九年制 朝陽川鎮太陽學校
Close
More information 高級中等教育 ...
高級中等教育
普通高中 漢族學校 吉林省延邊第二中學 延吉市第一高級中學 延吉市第三高級中學 延邊甲子中學(延邊二中 北校區)
朝鮮族學校 吉林省延邊第一中學 延吉市第二高級中學
職業高中 綜合學校 延吉市職業高級中學
Close
More information 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
延邊大學 延邊大學科技學院
Close

交通

Thumb
延吉BRT延邊大學站

恐龍文化

Thumb
延吉恐龍博物館

延吉龍山恐龍化石遺址是「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7]。2013年,奇石愛好者朴聖哲在河邊發現動物化石,起初被認為是大型哺乳動物骨骼化石,後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哺乳動物專家金昌柱教授等多名專家的鑑定,被確定為恐龍化石。2016年,金教授率多位專家到化石發現地考察,發現距今約為1.0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恐龍化石群。由於世界範圍內的白堊紀中期陸相地層很少,這一發現使延吉將成為世界白堊紀中期脊椎動物群研究的一個重要地點[8]

2017年,考古隊在延吉發現亞洲首塊腕龍類恐龍化石,有望證明腕龍類恐龍曾棲息於亞洲[9][10]。該蜥腳恐龍後被命名為「延吉龍」[11]。同年6月,金昌柱教授的考古隊在延吉還罕見發現了完整的新鱷類副鈍吻鱷化石,對原始新鱷類向真鱷類的演變研究有着重要意義[12][8][13]。延吉發現的新鱷魚物種後被命名為「延吉鱷」[11]

依託新發現的恐龍化石資源,延吉市政府在龍山(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坡)周邊修建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延吉市帽兒山恐龍文化旅遊區,主要景點包括延吉恐龍博物館延吉恐龍王國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國朝鮮族民俗園 [14]。其中延吉恐龍博物館是吉林省唯一的恐龍博物館,也是吉林省科普基地[15][16]。2022年7月,首屆延吉恐龍文化旅遊季在大型恐龍主題樂園恐龍王國開幕[17]

旅遊景點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