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860年,法國駐廣州領事館為教育領事館官員子弟與培訓翻譯人員,使用批地創辦了丕崇書院[1]。後領事館遷至沙面,書院則遷至由一法國神父負責施工的約瑟路(現舊部前)新校舍[1],更名聖心書院。校舍雙層,柚木造,正門向南,窗口外裝玻璃,內裝百葉窗。一樓全作教室用,二樓則部分作禮堂用,部分作教室用。書院只收男學生,教師亦全為男教師。書院教學內容主要為英文,法文,兼學中文。校長為法籍黎神父,教師大多為外籍修道士,亦有少數中國教師教中文。當時,書院學生人數少,為吸引學生入學,書院從法國購入全套樂器,購入後由馬修道任指揮教練。在當時,樂器還是新奇事物,很多學生受此吸引入學。因此學生人數激增。
1914年,國民政府為發展教育,統一全國學校編制,因此,書院改為四年制私立聖心中學,以修讀外語為主。因學校將天主教教義列入課程,不允學生接觸激進人士,規定學生必須參加宗教活動,師生曾發起「創新校」運動。校長先為巴邦彥後為安若瑟。1917年,學校繼續擴展,改為完全中學,學生人數近千人。
1927年,政府頒布不允外國教會在華辦學的規定,明文規定學校校長要由中國人出任,學校也交由中國天主教會主辦。新校長由朱壽山出任。在朱壽山任內,學校擴建校舍,增添設備,開設普通科,高科,取消將天主教教義列入課程,取消學生必須參與宗教活動的規定。
中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於1938年占領廣州,學校被迫停辦。教師解散,朱壽山亦前往香港暫避。戰爭結束後,教會決定復辦學校,校長由方碩梅出任。
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政府加強對私立中學的監管,教學內容需按政府規定。學校取消宗教課程,並改名為啟育中學。
1925年,天主教廣州教區出資,在聖心中學相鄰的一塊空地上新建了兩棟校舍,籌辦明德女子中學,並於同年9月15日開課,校長由陳秉卿出任。而實際上她只是名譽校長,具體工作由董事長陳榮軒負責。
創立初期,學生僅20餘人。後於1933年和1935年增設初中部和高中部,校舍也擴大為三間,第一校舍位於石室聖心大教堂西側,1931年落成;第二校舍位於石室西側玉子巷為中學部,1933年落成;第三校舍為石室東側,為小學部,1930年落成。1935年,學校推行慈善辦學政策,規定高中部的學生一律免收學費,並增設夜校,提供免費教育。
明德女中曾附設一小學一幼稚園。日新小學就是當時教會主辦的學校。由楊福爵神父任校長,後來楊神父就任廣州教區副主教,校長的職務先後由連志啟神父和蕭伯祿神父接任,學生有500多人,特別困難者可免收學費。蕭伯祿神父去世後,適逢明德女子中學建成,便把日新小學改成明德中學附屬小學,由李福貞修女任校長。同時還兼辦了一間明德幼稚園,李福貞兼任園長。
1949年秋,中國共產黨控制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軍管會文教接管委員會派接管小組接管了市教育局(後成立廣州市文教局),並陸續派員接管了各學校,其中包括越山中學(建於1923年),1950年2月成立廣州市第三中學,校址在大新東路19號(原越山中學校址)。1952年9月又把啟育中學、明德女中、真光中學高中部、南武中學高中部、新中華會計學校、珠海大學、東方無線電學校、導正、華夏、協和等三間補習學校,共10間學校併入三中。三中實際上是以聖心、明德為主的上述11校的聯合體,三中的歷史與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
1957年,中共三中黨支部成立,由陳平任書記。
歷任校長為鄧孟景、盧元序。
文化大革命期間,工宣隊進駐學校,實行「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學校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學校教育思想和教學常規混亂,停止了教學和常規工作,實行「停課鬧革命」,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各項教學設施、正常的師生關係均遭到破壞。
1967年初,軍宣隊、工宣隊進駐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但學校仍然無法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1969年底,學校在「一號命令」的敦促下,全面進行「戰備教育」,走出學校進行軍事「拉練」,並且以創建農村分校的形式,作為備戰的基地。文革後期,在中央文件指示下,學校開始「複課鬧革命」。「複課」以全面開展學軍、學農、學工為主要形式,對原有學生進行分配,小部分去工廠,大部分上山下鄉。
歷任革委會主任為張適之、馮永彭、譚英、李子榮、李孝雲、曾祥文。
2004年11月,廣州市第九十六中學被當局撤消,53名教師和8個教學班(初二2個班,初三6個班)的學生併入三中。
2006年,學校接受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導驗收,於12月16日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初期督導驗收。2007年12月,學校在廣東省高中教學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級,並順利通過了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驗收確認。
2009年,廣州市第三十四中學併入三中[2]。
勤儉、仁愛、敏毅、忠誠。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