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是中國第二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成後便取代香港的青馬大橋的位置,[需要解釋取代了何種位置或地位,或者刪除]這橋位於福建省福州市,跨越海壇海峽北口,連接大陸一側的長樂區松下鎮和海壇島上的平潭縣蘇澳鎮。是世界上總長度最長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不計算橋墩之間跨度),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一級鐵路,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
平潭海峽常有颱風經過,與百慕達、好望角為世界三大風口海域,被稱為「建橋禁區」,波流力的影響是常規長江等內河橋樑10倍以上,中鐵大橋局歷時多年策劃耗資3.4億元人民幣專門為此橋打造了架梁用「大橋海鷗號」,是一艘自航雙臂架變幅式起重船,起重能力達3600噸以克服此一施工環境[2]。
大橋線路起於長樂區松下鎮,向南在松下港規劃的山前作業區與牛頭灣作業區之間入海,經人嶼島,跨越松下港區進港航道(即元洪航道)和鼓嶼門水道,再依次穿過塘嶼島和小練島,跨越大小練島水道抵達大練島,再向東南跨越海壇海峽北東口水道後上岸,到達海壇島蘇澳鎮[3]。是福平鐵路和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也是合福高速鐵路的延伸,以及國家高速公路網京台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橋公路橋全長15.6741公里,鐵路橋全長16.3217公里,其中公鐵合建長度14.3991公里[4][3]。
大橋通航孔主橋為雙索面鋼桁混合梁斜拉橋,採用雙層橋面布置,上層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下層為I級雙線鐵路,設計速度200公里/小時 [3]。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負責勘測設計,中鐵大橋局和中鐵十三局分別負責施工[5][6]。大橋於2013年10月30日隨福平鐵路同時開工建設,建設工期5年半[7],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8]。
橋梁主體從北向南依次由元洪航道橋、鼓嶼門水道橋、大小練島水道橋三座通航孔主橋,以及大練島特大橋、舍仁宮大橋、海壇海峽北東口水道特大橋組成。
其中,三座通航孔主橋均為鋼桁混合梁斜拉橋:
其它非通航孔引橋根據墩高、水深及地質條件分別採用80米和88米的簡支鋼桁結合梁,以及48米和40米的混凝土梁[11]。
大練島至海壇島之間設有三座橋梁,其中:
其它非通航孔引橋根據墩高、水深及地質條件分別採用80米和88米的簡支鋼桁結合梁,48米和40米的混凝土箱梁,以及64米、40米、32米的簡支梁或連續梁[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