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畢思理(英語:Robert Palmer Beasley,1936年4月29日—2012年8月25日),美國醫師兼公共衛生學家,以在臺灣推行乙型肝炎疫苗著名。
畢思理為1936年4月29日生於美國加州格倫代爾,從哈佛大學醫學院畢業後,至華盛頓大學繼續醫學研究。當時華盛頓大學和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有合作,因此1968年他至臺灣調查德國麻疹在臺灣流行和疫苗施打,除發現臺灣肝癌病例高外,B型肝炎病患表面抗原的帶原率也非常高,使他對這方面展開研究。[1]
畢思理為研究B型肝炎,加入了臺灣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結識台大小兒科醫生黃綠玉,後進而成為夫婦[1]。他在妻子協助下,發現帶原B型肝炎的孕婦在生產過程中會傳染給嬰兒,因而發展出新生兒預防接種計畫[2]。台灣省立護專微生物研究室於1977年3月起開始對孕婦B型肝炎表面抗原調查,10月開始提供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反應的血清給畢思理,以藉由選擇效價高的孕婦的臍帶血為嬰兒注射免疫球蛋白[3]。
1979年,華盛頓大學醫學研究中心引入一批B型肝炎疫苗,由台大醫學院、華盛頓大學和默克藥廠共同提出,計畫對臺北市城中區一些幼稚園的孩童進行施打[4]。原先是畢思理、黃綠玉、林家青、三位醫師將進行這項計畫,但因未經美國政府正式許可在人體使用,被行政院衛生署於1980年3月以公文行文台北市衛生局、台灣省衛生處及高雄市衛生局阻止[5]。臺灣全面針對嬰兒施打B肝疫苗仍引起極大的爭議,正反意見對立相當嚴重,媒體甚至有負面質疑畢思理是外籍學者的身份[1]。例如寫他是「畢思理畢竟是美國人...一個欠缺醫學倫理觀念的學人」[4]。前衛生署技監許須美回憶畢思理此事引起不小風波,引起監察院介入調查,被質疑「將台灣孩子當白老鼠」,時任政務委員的李國鼎也召開國際會議[6]。此外,台北捐血中心免費提供血液給畢思理作肝炎疫苗研究,但卻不提供臺灣學者,而引起臺灣醫界反感[3]。榮民總醫院的免疫學者、分子生物學者,公開對B型肝炎疫苗的安全提出質疑[4]。臺灣大學醫學院的宋瑞樓、陳定信、李慶雲等人則支持應該全面施打B肝疫苗的計劃[1]。
畢思理的另外一項重要發現是,B型肝炎會導致惡性腫瘤及肝癌[2]。1981年,畢思理發表了「B型肝炎病毒感染與肝癌發生的相關性」論文研究,投稿於《刺胳針》,引起臺灣醫界注意[1]。該年,衛署署長王金茂退休前,衛署臨時召集了一次肝炎防治委員會,同意撥款給畢思理繼續B型肝炎疫苗的試種計畫[4]。
在臺灣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從1972年以14年時間終於證明施打B型肝炎疫苗可使兒童將來發生肝癌機率降低75%後,1986年,衛生署決定臺灣展開全面施打B肝疫苗的計劃。經三十年,臺灣兒童的B肝帶原率有10.5%降至0.8%以下,大幅減低了成年以後罹患肝癌的機會。[1]
1987年,畢思理回美國定居,於德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擔任院長,之後多次回臺灣給予而對臺灣後續B肝研究者指導和建議[1]。妻子則於德州大學公衛學院任教[7]。
2001年,畢思理獲行政院頒發一等衛生獎章,獲總統陳水扁總統接見。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台灣疫情期間,畢思理立即趕回台灣,協助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進行各種疫調。此外,畢思理也在美國透過管道尋求幫助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1]
2012年8月25日,畢思理因胰臟癌病逝於美國。該年12月15日,台灣小兒科醫學會舉辦「畢思理教授紀念研討會」,邀請陳建仁以院士身分主講。[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