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克拉瑪(德語:Patrick Cramer,1969年2月3日),德國化學家結構生物學家、分子系統生物學家,2020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2023年6月當選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主席。

Quick Facts 帕特里克·克拉瑪Patrick Cramer, 出生 ...
帕特里克·克拉瑪
Patrick Cramer
Thumb
出生 (1969-02-03) 1969年2月3日55歲)
 西德斯圖加特
國籍 德國
母校斯圖加特大學
海德堡大學
獎項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 (2006年)
恩斯特·榮格醫學獎英語Ernst Jung Prize (2009)
路易斯—珍特醫學獎英語Louis-Jeantet Prize (2021年)
邵逸夫獎 (2023年)
網站www.mpibpc.mpg.de/cramer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生物化學
機構
Close

生平

帕特里克·克拉瑪1989年至1995年就讀於斯圖加特大學海德堡大學化學系[2]。後來他負笈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以伊拉斯謨計劃學者身份完成個人部分研究。在英國擔任研究生期間,他還供職於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艾倫·費斯特英語Alan Fersht爵士實驗室。1995年至1998年,他來到法國格勒諾布爾,在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出任克里斯托夫·W·穆勒(Christoph W. Müller)實驗室的博士生。1998年,他在海德堡大學獲得自然科學博士[2]。1999年至2001年,克拉瑪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羅傑·科恩伯格(後來於2006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實驗室從事博士後工作,並擔任德國科學基金會會士[3]

2001年,克拉瑪回到德國,出任慕尼黑大學基因中心生物化學終身教授,2004年擔任中心全職教授。隨後在2004年至2013年,克拉瑪擔任中心主任[4]。在此期間,他於2007年至2009年出任化學與藥學院院長,2010年至2013年出任生物化學系主任[2]他還在2007年至2013年擔任大學研究委員會委員,也是德國科學基金會研究資助網絡SFB464的發言人。[來源請求]

2014年1月1日,克拉瑪出任德國哥廷根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2][5]

2016年至2022年,出任《細胞》期刊編委[6]

2023年6月22日,當選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主席[7]

研究成果

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擔任分子生物學部主任期間,克拉瑪依展開了基礎研究[8]。他還在哥廷根大學擔任科學主管及名譽教授英語honorary professor。與羅傑·科恩伯格進行博士後研究期間,克拉瑪依確認了細胞核最大RNA聚合酶Ⅱ的三維原子結構,為科恩伯格2006年奪得諾貝爾化學獎真核轉錄分子基礎研究發揮關鍵作用[9]

克拉瑪的實驗室研究真核細胞分子機制,以及其進行基因轉錄的系統性原則。實驗室綜合運用各種結構生物研究方法,包括X射線晶體學低溫電子顯微鏡和生物化學工具。實驗室還利用功能基因組學英語functional genomics計算生物學方法來研究活細胞的轉錄原則[8]

克拉瑪的小組製作了第一部關於轉錄啟動及延伸的分子電影[10]。此外,克拉瑪整合分子生物學和系統生物學的各個方面,研發出分析細胞內RNA代謝各基礎方面的方法。他的長期目標是了解基因組的表現調節英語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因此,他的實驗室開創出一種結合結構和全基因組方法的研究方法,稱為分子系統生物學。

2020年4月,克拉瑪團隊打造了2019冠狀病毒的首個「冠狀聚合酶3D結構」[11]。該模型能讓研究人員「研究瑞德西韋等抗病毒藥物阻斷聚合酶的的工作原理,尋找新的抑制物質」[11]

克拉瑪也投身於德國及整個歐洲生命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他是慕尼黑綜合蛋白質科學中心英語Center for Integrated Protein Science Munich的創辦人之一,是慕尼黑分子生物系統研究中心新研究樓建設工程的發起人。此外,克拉瑪還是巴伐利亞州政府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成員,在TTN研究所從事生物倫理學工作。克拉瑪依還擔任多個國際會議的組織者,同時兼任多個科學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委員。自2016年起,克拉瑪擔任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理事會聯合理事長[12]

部分著作

原創研究文章

評論文章

其他著作

  • Aufbruch in die molekulare Systembiology. - Essay for the anniversary edition "20 Jahre Laborjournal", Published in Laborjournal on 11 July 2014.
  • Entwicklungen in der Biomedizin: Genom-Sequenzierung in Diagnose, Prävention und Therape; Systembiologie und Medizin. In: T. Rendtorff (Hrsg.): Zukunft der biomedizinischen Wissenschaften. Nomos, 2013, ISBN 978-3-8487-0849-9.
  • O. Primavesi, P. Cramer, R. Hickel, T. O. Höllmann; W. Schön: Lob der Promotion. Published in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on 19 July 2013.
  • J. Hacker, T. Rendtorff, P. Cramer, M. Hallek, K. Hilpert, C. Kupatt, M. Lohse, A. Müller, U Schroth, F. Voigt, M. Zichy. Biomedizinische Eingriffe am Menschen – Ein Stufenmodell zur ethischen Bewertung von Gen- und Zelltherapie. Water de Gruyter, Berlin. ISBN 978-3-11-021306-5 (2009).

主要獎項榮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