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金斯學會(英語:Brookings Institution),又稱布魯金斯研究所或布魯金斯研究院[2],是美國著名智庫之一[3],與中國關係密切,主要研究社會科學尤其是經濟與發展、都市政策、政府、外交政策以及全球經濟發展等議題[4][5],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
事实速览 簡稱, 命名緣由 ...

 |
簡稱 | Brookings |
---|
命名緣由 | Robert S. Brookings[*] |
---|
成立時間 | 1916年 (1916) |
---|
創始人 | Robert S. Brookings[*] |
---|
類型 | 公共政策智庫 |
---|
法律地位 | 501(c)(3)組織 |
---|
總部 | 1775 馬薩諸塞大道 |
---|
地址 | |
---|
坐標 | 38°54′33″N 77°02′27″W |
---|
董事長(President) | 斯特普·塔爾博特 |
---|
董事 | Glenn Hutchins、Suzanne Nora Johnson、Arthur R. Collins、Leonard D. Schaeffer、Cheryl Cohen Effron、Tracy Wolstencroft、約翰·艾倫、Robert J. Abernethy、Peter Barris、Robert Bass、傑夫·比克斯、David Bohnett、David Bozeman、W. Edmund Clark、Abby Joseph Cohen、Betsy Zubrow Cohen、Cheryl Crazy Bull、Susan Crown、Jason Cummins、Paul Desmarais、Bart Friedman、艾倫·V·福特、Helene D. Gayle、David Grain、Pete Higgins、Victor Hymes、Benjamin Jacobs、Kenneth M. Jacobs、Tom Kaplan、Laura Karet、Hosein Khajeh-Hosseiny、菲爾·奈特、Sara Grootwassink Lewis、Kevin Mandia、Cathy Minehan、Aditya Mittal、Beth E. Mooney、奧斯卡·穆諾茲、納思瀚、Brian Rogers、羅睿蘭、Nicole Pullen Ross、Tim Ryan、吉姆·史密斯、施南德、Douglas Steenland、Joe Straus、Lee Styslinger III、Krishen Sud、安德魯·蒂施、E. Eric Tokat、Antoine van Agtmael、David Weinberg、Beatrice Welters  |
---|
預算 | $90 000,000 (2010)[1] |
---|
收入 | 112,894,566 美元 (2017年)  |
---|
捐款 | 62,182,433 美元 (2020年)  |
---|
標語 | 優質、獨立超然、影響力 |
---|
網站 | brookings.edu |
---|
关闭
布魯金斯學會總部
布魯金斯學會成立90周年的一個外交主題活動
1993至2002的國會記錄學術分析指出,布魯金斯研究院報告被美國保守派政治人物引用的次數幾乎和自由派政治人物一樣多;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發布的2012年全球關鍵智庫指標報告中,布魯金斯學會被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智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