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黎砲(德語:Paris-Geschütz),又名為「威廉皇帝砲」(德語:Kaiser-Wilhelm-Geschütz),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用來轟擊巴黎的一門超級火砲,在1918年3月到8月期間服役,是有史以來射程最遠的大砲。
作為軍事武器,巴黎砲並沒有取得巨大成功,它的有效載荷很小,砲管需要經常更換,而且火砲的精度僅足以對付城市規模的目標。德國的製造此砲的目的是製造一種心理武器來打擊巴黎人的士氣,而不是摧毀這座城市本身。
1918年3月21日上午7時18分,德軍大砲砲彈落在法國巴黎塞納河碼頭(Quai de la Seine),砲擊持續了15分鐘,之後總共發現21枚彈殼[2]。最初人們以為是齊柏林飛船的炸彈,但當天並沒有看到飛船的蹤形,而且那些彈殼是大砲砲彈而非炸彈,於是法軍推斷可能是德軍匿藏在附近,但搜索無果[2]。數天後,法國航空偵察隊飛行員迪迪埃·多拉發現了巴黎炮[3]。
巴黎砲整個計劃極為機密,發射地點庫西堡-歐夫里克與目標巴黎市距離為121公里,砲彈重量約125kg,能發射上40公里高空,也是人類第一個進入平流層的人造物體。巴黎砲安裝在列車上,沿鐵路軌道移動,每次發射需動員80人操作。由於超長射程,因此德國科學家需小心計算科里奧利力對砲彈的影響,砲彈進入平流層後阻力會大減,能有效提高射程[4]。
3月29日,巴黎砲擊中了聖蓋法削和聖玻羅大削教堂,導致其屋頂坍塌,造成91人死亡。到了1918年8月,由於協約國的推進,德軍只好收起大砲。協約國並沒有捕獲大砲,但一般相信德軍已自行銷毀。
巴黎炮本身用意並不是摧毀巴黎市,而是心理威嚇法國人,但在戰略上來說,巴黎炮是一項失敗品,只造成300多人死亡和900多人受傷。到了1930年代,德國人以巴黎炮獲得的知識,研發長程火箭取代巴黎炮。而克虜伯在納粹掌權後獲得資助研發新的列車炮——K12列車炮,是巴黎砲的優化版本[5]。曾用來跨越英吉利海峽轟擊英國。
根據《凡爾賽條約》的條款,德國人必須將一門完整的巴黎大砲移交給盟軍,但他們從未遵守這項要求。
1930年代,德國陸軍開始對用於遠程火砲的火箭感興趣,以取代《凡爾賽條約》明確禁止的巴黎砲。這項工作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V-2火箭。
儘管有禁令,克虜伯仍繼續進行遠端火砲的理論研究。1933年納粹政府上台後開始資助該計畫後,他們開始了實驗工作。這項研究催生了21公分K12列車砲,這是對砲設計概念的改進。雖然它的尺寸和射程與前身大致相似,但克虜伯的工程師顯著減少了槍管磨損的問題。他們也透過將K12打造為鐵路炮,提高了固定巴黎砲的機動性。
在查理卓別林的電影《大獨裁者》中出現了對巴黎砲的戲仿。「托曼尼亞人」(代表德國的虛構國家)向巴黎聖母院開砲,成功炸毀了一座小戶外廁所。
聖蓋法削和聖玻羅大削教堂的毀壞激發了羅曼·羅蘭寫出小說《皮埃爾和盧斯》的靈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