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爾薩澤·約翰內斯·沃斯特(阿非利卡語:Balthazar Johannes Vorster [ˈbaltɑːzar jʊəˈhanəs ˈfɔrstər],1915年12月13日—1983年9月10日),通稱約翰·沃斯特(John Vorster),是南非政治家、南非總理(1966年-1978年),1978年當選為南非國家總統,翌年因政治醜聞被迫辭職。
約翰·沃斯特 John Vorster | |
---|---|
第4任南非國家總統 | |
任期 1978年10月10日—1979年6月4日 | |
總理 | 彼得·威廉·波塔 |
前任 | 馬雷·維爾容(代理) |
繼任 | 馬雷·維爾容 |
第7任南非總理 | |
任期 1966年9月13日—1978年10月2日 | |
總統 | 查爾斯·羅伯茨·斯瓦爾特 約書亞·弗朗索瓦·諾德(代理) 雅各布斯·約翰內斯·福歇 約翰內斯·德克勒克(代理) 尼古拉斯·約翰內斯·迪德里希斯 馬雷·維爾容(代理) |
前任 | 亨德里克·弗倫施·維沃爾德 |
繼任 | 彼得·威廉·波塔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巴爾薩澤·約翰內斯·沃斯特 Balthazar Johannes Vorster 1915年12月13日 南非聯邦開普省詹姆斯敦 |
逝世 | 1983年9月10日 南非開普省開普敦 | (67歲)
國籍 | 南非 |
政黨 | 國民黨 |
配偶 | 蒂妮·沃斯特 (1941年結婚—1983年夫逝) |
兒女 | 艾爾莎 威廉 彼得 |
母校 | 斯泰倫博斯大學 |
宗教信仰 | 荷蘭歸正會 |
1915年,沃斯特出生於南非開普省的詹姆斯敦,是一名從事養羊業的富裕布爾人的第15個孩子[1]。他在詹姆斯敦就讀小學。後來,沃斯特在有「阿非利卡民族主義搖籃」之稱的斯泰倫博斯大學學習。1910年至1971年間的七位南非總理中,有六位是出身於這所大學。他積極參與學生政治,並作為國民黨學生領袖而受到重視[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沃斯特參與成立反英的「牛車衛隊」,成為激進派的「將軍」[1]。他公開表示鄙夷民主、尊崇德國,熱情地希望德國獲得勝利[2]。1942年,當局以「破壞戰爭努力罪」將他拘捕。沃斯特於14個月後獲釋,准予重執律師業。1948年大選中,沃斯特僅以些微票數落選。
1953年,沃斯特以國民黨候選人的身份出選德蘭士瓦省的奈傑爾選區,並成功當選。作為國民黨右翼的領導成員,他協助亨德里克·維沃爾德於1958年出任總理[1]。10月,他獲任命為教育、藝術、科學與社會福利部長。沃斯特立即獲得嚴格執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名聲。
1960年3月發生嚴重種族騷亂後,他獲任命為司法、警察與監獄部長,對抨擊政府與種族隔離政策的人士進行激烈鎮壓及騷擾。1966年9月,時任總理維沃爾德遇刺後一星期,國民黨核心小組推選他為下任總理。
儘管沃斯特鄭重聲明堅持種族隔離,但他的政治綱領實際上較其前任略為開明。1974年葡萄牙殖民帝國崩潰後,他很快覺察到非洲南部力量的變化,表示願意與鄰國黑人領導人進行合作,試圖和平解決羅得西亞及西南非連綿不斷的危機。不過,當南非軍隊進入安哥拉以反對蘇聯及古巴支持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時,沃斯特錯失了和平解決事件的機會。沃斯特與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一起說服羅得西亞總理伊恩·史密斯與黑人領導人分享權力,但他自己卻強烈反對同樣的情況在南非發生[3]。
1978年9月,他因健康原因辭職,並於10月10日出任屬禮儀性職務的國家總統。11月,業已沸騰了幾個月的「南非版水門事件」——穆爾德門(包括挪用政府巨款和濫用議會權力)達到頂點。當調查委員會提出報告,揭露他對濫用公款全部知情並幫助掩蓋事實真相後,沃斯特於1979年6月4日辭去國家總統職務[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