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腔棘魚屬屬名Megalocoelacanthus)是已滅絕的巨型矛尾魚科腔棘魚,生活於晚白堊世桑托期晚期到馬斯特里赫特期的河口與近海[5],全長估計有3.5至4.5公尺[1][6],是同時期最大的腔棘魚[7],也是最後的已滅絕腔棘魚之一[6]。巨腔棘魚已被確認的化石皆來自美國東南部,包含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尤托層英語Eutaw Formation摩爾維爾層英語Mooreville Chalk布拉夫層英語Blufftown Chalk,以及堪薩斯州尼歐布拉拉層英語Niobrara Formation,此外在墨西哥東北部新萊昂州阿瓜內瓦層英語Agua Nueva Formation也有疑似的化石紀錄[3],但尚無完整的化石被發現。本屬僅有一個物種,即模式種杜比巨腔棘魚M. dobiei),得名自兩棲爬行動物學家詹姆斯·杜比(James L. Dobie)[1]

Quick Facts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巨腔棘魚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84.1–66 Ma[1][2]
可能還有土侖期的紀錄[3][4]
Thumb
頭骨,位於美國落磯山脈恐龍資源中心英語Rocky Mountain Dinosaur Resource Center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腔棘魚綱 Coelacanthimorpha
目: 腔棘魚目 Coelacanthiformes
科: 矛尾魚科 Latimeriidae
屬: 巨腔棘魚屬 Megalocoelacanthus
Schwimmer et al., 1994
模式種
杜比巨腔棘魚
Megalocoelacanthus dobiei

Schwimmer, Steward & Williams, 1994
異名
  • Megacoelacanthus(誤拼)
    Schultze et al., 2010[3]
Close

迄今的譜系分析都顯示巨腔棘魚屬於矛尾魚科,並與歐洲的利比斯腔棘魚英語Libys存在姐妹群的近親關係[5][8][9],但同時巨腔棘魚也有莫森氏魚科的部分共有衍徵[6]。而巨腔棘魚又以不具牙齒的下頜骨,以及密布細小粒狀突起的喙狀骨英語Fish jaw#Lower,而有別於其他的矛尾魚類[5]。此特徵可能代表巨腔棘魚以吸食的方式攝食,或以浮游生物為食[6]。由於巨腔棘魚化石所在的地層包含沿岸深海、沿岸淺海至河口的沉積環境,對海水深度與鹽度的適應範圍可能都相當廣;而若墨西哥的化石紀錄屬於巨腔棘魚,從化石分布推測,巨腔棘魚在白堊紀晚期的西部內陸海道南部至古墨西哥灣一帶海域可能是相當常見的魚類[5]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