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崔伯銓(1927年10月2日),生於江蘇省海門縣[1],是臺灣物理光學家。他自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取得學士學位之後[1],於1953年進入該系工作,服務於該系光學實驗室[2]:37。1962年,他到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研究光譜學,返臺後自行研製滑行火花放電光源,使得原子游離態光譜實驗有更好的設備[1][2]:38。1958年,崔伯銓接替方聲恆主持了光學實驗室[3]:465[4]:873。日後崔伯銓與他的團隊也在等元素光譜中發現了一些未曾有文獻發表的譜線,其中鋅的未知光譜線就發現了700多條[2]:38[5]:13。在這段期間,崔伯銓也曾研製投影機等器件,替地質系製造伊伯特攝譜儀,以及和許雲基合製雷射[2]:38

事实速览 崔伯銓, 出生 ...
崔伯銓
出生 (1927-10-02) 1927年10月2日97歲)[1]
 中華民國江蘇省海門縣
國籍 中華民國
母校國立臺灣大學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實驗光譜學[1]
機構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关闭
Thumb
早年的臺大物理系系館(臺大二號館)

1971年8月,崔伯銓接任臺大物理系系主任,並於1977年7月卸任[6]。1978年起,他主要致力於該系普通物理實驗儀器、講義與內容的研製、革新與設計[2]:38。原先由崔伯銓主持的光學實驗室則交由曹培熙主持[3]:465

另外,根據國立臺灣大學校方於2013年出版的校史稿顯示,崔伯銓曾於1951年以物理學系教授的身份提議建造傅鐘以紀念該校已故校長傅斯年[7]。然而崔伯銓是在1953年才開始在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任職的[2]:37,且2004年版的校史稿則說明是植物系的柏銓所提議[8]。崔伯銓被認為是「臺大物理系務實精神的代表」[2]:37

Remove ads

著作

  • 《鋁單晶之塑性變形》,1952年[9]
  • 《氦-氖雷射的鋁冷陰極表面處理》,1975年[10]
  • 《光學》,1975年[11]
  • 《普通物理學》,1977年[12]
  • 《台灣花蓮豐田軟玉礦床之礦物研究》,1978年[13]
  • 《大學校院普物教學及實驗現況:醫農生物類組》,1986年[14]
  • 《鈉鎂鋅真空紫外光譜之研究》,1991年[15]
  • 《自製普通物理實驗儀器之經驗》,1991年[16]

參見

參考資料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