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英語:Landslide),又稱山泥傾瀉山體滑坡土溜,是指在重力的影響下塊體沿着一段山坡下滑的坍方現象。若是土體坍方時,混和雨水河水則演變成泥石流

Thumb
2006年2月17日早上,菲律賓中部萊特島經過兩週暴雨後發生山崩,至少300人死亡,1,500人失蹤
Thumb
臺灣花蓮太魯閣峽谷山崩,交通受阻
Thumb
2010年4月25日下午,臺灣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七堵段發生國道三號崩塌事故,至少4人死亡
Thumb
山崩

地滑又稱走山,是融合岩屑和土壤的岩體沿層面滑動或移動,與山崩不同。[來源請求]

原因

山崩最主要的原因是山坡上的岩石土壤吸收了大量的(例如:由於暴雨或融雪),導致岩石或土壤內部的摩擦力降低,土壤或岩石喪失其穩固性便會下滑。[1] 當斜坡上的引力較抗力強,斜坡便會變得不穩固,並有倒塌的危險。 其它原因有:

Thumb
聖海倫斯火山
Thumb
爆發後的聖海倫斯火山

山崩發生的可能性由以下因素決定:

  • 崩壞作用
  • 地表的吸水性和透水性
  • 山坡的坡度
  • 是否有加固土壤穩定性的植被
  • 是否有易滑動(比如粘土)的土壤或岩石層〈順向坡

形式

山崩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參加山崩的物質沿山坡向下滾動,在這個過程中它還可能攜帶坡上其它的物質如樹木、冰雪和建築的部分結構。

導致全球性影響的山崩

山崩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

由於板塊運動造成的山崩卻可能造成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危害,例如:造成大規模的海嘯

防治

  • 排水:排出滑坡體內的地下水,攔截可能流入滑坡體內的地表水;避免在滑坡區內修建蓄水工程,對滑坡區地表作防滲處理等;
  • 穩坡:降低斜坡坡度,滑坡後部削方減重、滑坡前緣回填壓腳;以生物、護坡工程來保護邊坡等。
  • 加固:採用各種抗滑樁、預應力錨索、預應力抗滑、抗滑明硐等工程,或採用灌漿、電化學加固、焙燒等方法,改變滑帶岩土的性質來加固,增大滑面的抗滑力。
  • 攔擋:建造擋土牆等工程。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