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梵語:भिक्षुणी,羅馬化:bhikṣunī,巴利語:bhikkhunī),又譯為苾芻尼,舊譯除饉女,有「怖魔、乞士、淨命、淨持戒、破惡」之多種含意,漢語稱尼師、師太、女尼、尼僧,比丘尼則是指受過具足戒的佛教女性出家僧侶。「尼」在梵語中是女性詞尾,比丘與比丘尼合稱出家二眾。
受沙彌尼十戒的稱為沙彌尼,受了式叉摩那戒者,稱為式叉尼,受具足戒者為比丘尼。華人民間把沙彌尼、式叉尼、比丘尼等一律統稱尼姑,但尼姑一詞可能被佛門中人被視為差別用語。
歷史
在佛教僧團中,第一位出家的比丘尼,是養育釋迦牟尼佛長大的姨母大愛道比丘尼[1]。在釋迦佛陀時代,修行成就的比丘尼甚多,著名的有神通第一的蓮花色比丘尼。
印度傳統上對女性有歧視,但佛允許建立比丘尼僧團,讓印度女性有多一個選擇。至部派佛教時期,阿育王派僧伽密多(Sanghamitta)比丘尼僧團遠渡斯里蘭卡,在錫蘭建立起上座部的比丘尼僧團。後在公元435年,錫蘭派十一位比丘尼僧團前往當時的中國,為漢地的比丘尼授二部僧戒,漢傳佛教地區就有比丘尼戒傳承。漢傳佛教地區的比丘尼戒,源自於上座佛教,分別由分別說部以及法藏部傳至中國,直到今日尚有傳承。
1996年,斯里蘭卡引韓國比丘尼僧團前往授戒。第一位斯里蘭卡復興比丘尼的是庫蘇馬比丘尼(Bhikkhuni Kusuma)。現時上座佛教已經復興比丘尼傳承,比丘尼僧團包括:斯里蘭卡,以及泰國第一位比丘尼達曼納達比丘尼(俗名Chatsumarn Kabilsingh),西方第一位上座部比丘尼艾雅·凱瑪(Ayya Khema),澳洲第一批上座佛教四位受具足戒的尼眾,香港第一位上座佛教比丘尼勝悅比丘尼(Bhikkhuni Uttaranandi),在美國、英國乃至歐洲亦恢復了比丘尼僧團。
華人世界中,中國大陸因文化大革命影響,比丘尼戒傳承一度斷絕,只剩港澳、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台灣,尚有比丘尼戒傳承。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經過被尊為近代中國第一比丘尼的隆蓮比丘尼的復興及傳二部僧戒,中國大陸的比丘尼傳統也已恢復。
戒律
巴利律比丘尼有311條戒。8條驅擯戒;17條暫時拘留戒;30條懺悔心墮落戒;166條心懺悔戒;75條學處戒。
現代發展
但是有一些戒律是專門為了比丘尼(比丘尼戒約漢傳是348條, 南傳是311條)而設定,其中最受爭議的是八敬法。非在波羅夷法及僧殘法中,繼承了分別說部的巴利律166條心懺悔戒裡有八敬法的規定。
現代被部分佛教徒認為是歧視女性的規定。但由於這些規定是從佛陀時代所流傳下來的,認為應該廢除與不應廢除的分成兩種意見,各自引經律來說明。分別說部與說一切有部都有流傳有八敬法,但是大眾部只有敬法,沒有八敬法的規定,規定上較為寬鬆。漢傳佛教戒律源自於說一切有部,上座部佛教源自分別說部,傳統上都遵守八敬法。隨上座佛教各國恢復比丘尼僧團, 這八條戒與其他數百條戒都隨時地而有所變遷。台灣昭慧法師為首的比丘尼僧團更公開表示應廢除八敬法。
兩派爭論的焦點是八條戒是否在大愛道要求出家時,釋迦佛就制定八條戒。根據佛隨犯隨制戒的原則,此八條不可能在其姨母大愛道出家時就提出。主要是當中的大戒,是佛在悟道後十二年才制定。
注釋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