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的醫科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徽醫科大學(英語: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簡寫:AHMU),簡稱「安醫大」,是一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合肥市的醫科高等院校。學校初為位於上海的東南醫科大學,後內遷至安徽省[1]。學校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2],在安徽省以及長三角地區的醫藥高等院校中,享有一定的聲譽。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2年7月4日) |
安徽醫科大學 | |||
---|---|---|---|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 |||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 |||
校訓 | 好學力行 造就良醫 | ||
創辦時間 | 1926年 | ||
校慶日 | 10月3日 | ||
學校標識碼 | 4134010366 | ||
學校類型 | 公立大學 | ||
主管單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 | ||
黨委書記 | 王琦 | ||
校長 | 翁建平 | ||
監管 | 黃新美(紀委書記) | ||
副校長 | 余永強 梁朝朝 肖聖龍 呂雄文 | ||
職工人數 | 15163人(含直屬附院) | ||
學生人數 | 20367人(2021年) | ||
大學部人數 | 14631人(2021年) | ||
研究生人數 | 4906人(2021年) | ||
博士生人數 | 411人(2021年) | ||
其他在學人員人數 | 留學生 419人(2021年) | ||
校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安徽省 合肥市 蜀山區梅山路81號 | ||
校區 | 梅山路校區(本部) 翡翠路校區 唐河路東校區 第四臨床醫學院 巢湖臨床醫學院 阜陽臨床醫學院 | ||
總面積 | 738,500 平方米 | ||
公共交通 | █ 2號線 三里庵站 | ||
代表色 | 安醫綠 | ||
吉祥物 | 安小毅 | ||
校刊 |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中國藥理學通報》《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全15種,其中13種為中文核心期刊。) | ||
隸屬 | 安徽省教育廳 | ||
郵遞區號 | 230032 | ||
電話號碼 | 0551-65161040 | ||
傳真號碼 | 0551-65161014 | ||
網站 | www.ahmu.edu.cn | ||
|
1926年5月(中華民國十五年),郭琦元、湯蠡舟、繆征中、陳重臣等一批醫學界人士創辦了上海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因上海政權更替,接受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命令,東南醫學院內遷安徽省,成為了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學校1952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在安徽省醫學領域名望較高,在長三角地區亦享有充足的聲譽。學校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是「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發起人和創始成員[3]。
安徽醫科大學的校本部是梅山路校區,另有翡翠路校區、唐河路東校區、第四臨床醫學院、巢湖臨床醫學院、阜陽臨床醫學院等,共6個校(院)區。校園占地面積2086畝。建築面積73.8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達6.63億人民幣[1]。
安徽醫科大學擁有20個直屬教學機構,13所直屬附屬醫院,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截至2021年,學校在職教職醫護員工(含直屬附院)15163人;全日制在校生20367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4631人,碩士研究生4906人,博士研究生411人,留學生419人;有40個本科專業;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7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擁有中國國家重點學科臨床醫學專業[1]。
安徽醫科大學直接負責編輯出版的期刊,共有《安徽醫科大學學報》《中國藥理學通報》《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中華疾病控制雜誌》等15種,其中13種為中文核心期刊[1]。
1920年前後,西方科學技術在上海學界活躍。中國人自辦的醫科大學有同德、南洋等幾所。當時,南洋醫科大學在上海法租界薩坡賽路租有校舍。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受五四運動和五卅運動之影響,上海有許多高校因學生罷課而無法繼續辦學,南洋醫科大學由此而分出一部分,在南市區滬軍營路另設亞東醫科大學,後因辦學不力,在北伐軍出師上海期間停辦,學生流離失所。畢業於日本千葉醫科大學、任職於亞東醫科大學的郭琦元教授,應亞東學生之請,邀請摯友湯蠡舟、繆征中、陳重臣、柯青等一批醫學界人士,接辦亞東並收留其學生,籌創東南醫科大學(名取亞東之「東」、南洋之「南」。)。
1926年5月29日,上海私立東南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創立,校址在南市區滬軍營外馬路363號,另租借薛家浜陳宅為校外宿舍,並設附屬醫院(又稱東南醫院)。實行校院合一,眾推褚民誼為主席校董,郭琦元為校長。9月10日,東南醫科大學開學,首期招收醫學專科4級學生170人,繆征中任教務長,湯蠡舟任醫務長兼醫院院長。
1930年春,學校改稱東南醫學院,並於1931年奉國民政府教育部訓令核准立案。1931年春,時值上海南洋醫學院停辦,轉學來校者二百餘,統計學生數達五百以上。院本部遷至上海真如鎮,原校址改作附屬醫院。
1933年和1934年學校校慶時,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前往祝賀,並分別為東南醫學院師生題詞「好學力行」和「造就良醫」,當即傳為佳話。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日軍入侵,校舍盡毀,師生員工擠住在淪陷後的租界——薩坡賽路賽路299號院內。
上海東南醫學院郭琦元教授因受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救護總署負責人隨軍南下,學校面臨困難,瀕於解體。在此關鍵時刻,眼科專家張錫祺教授出任院長,病理學教授葉曙任教務長,他們依靠部分教上海、青島等地校友,籌集資金,重建校園。張錫祺又以自己經營的上海光華眼科醫院營業收入貼補辦學經費,使學校在條件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得以延續。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搬遷至上海市南市區製造局路。
1949年上海政權變更後,東南醫學院接受中共中央華東局發出的「面向農村、面向內地」的號令,在湯蠡舟院長的率領下,於1949年12月底整體遷至安徽省懷遠縣西門崗,以美國教會興辦淮西中學、培德女子學校、民望醫院、民康醫院及省立中學等房舍為校址,占地300多畝,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
1951年6月22日,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批准將學校由私立改為國立,委託皖北行署正式接管,學校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8月27日,東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從懷遠縣遷至合肥市前大街(現長江路)。
1952年,學校全部遷建合肥市。當年10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東南醫學院改名為安徽醫學院。
195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教育部批准,學校開始招收研究生。
1968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學校遷到鳳台縣農村,停止招生4年,第一附院停辦,第二附院被部隊占用,附院皖西分院也被國防工辦接管,大批教職醫護員工下放,人員流散,校舍、設備損失嚴重。
1970年春,學校遷回合肥市。經安徽省革命委員會決定,蚌埠醫學院、安徽中醫學院、蕪湖醫專撤併到安徽醫學院,稱「安徽醫學院總校」,下設蚌埠、蕪湖兩分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學制三年。
1973年,中共安徽省委員會、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取消「安徽醫學院總校」建制,恢復蚌埠醫學院,籌建皖南醫學院。
1975年,學校新建衛生系,設衛生專業;同年,部隊歸還第二附院。
1976年,安徽中醫學院被恢復。中醫、藥學兩個系連同第二附院劃給中醫學院,學校只保留醫療、衛生兩個系,一所附院。
1978年,安徽醫學院被定為省屬重點大學。
1985年12月,根據安徽省醫學教育事業的布局,安徽醫學院改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1996年6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2003年10月,成立研究生學院(前身是1997年3月成立的研究生部)。
2010年,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2011年底,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2012年,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一期)。2012年11月,入選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2013年1月,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5月,入選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
2014年,入選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
2017年1月,經省編辦批准,安徽省轉化醫學研究院正式落戶學校,這是安徽省首個轉化醫學科學領域實體性研究機構。
2019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下達首批委省共建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任務,由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團隊牽頭的配子及生殖道異常研究實驗室獲批,系全省首個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實驗室。12月,發起成立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
安徽醫科大學擁有20個直屬教學機構。
安徽醫科大學擁有1個非直屬教學機構,即安徽省轉化醫學研究院。
截至2022年,安徽醫科大學共有6個校(院)區。
截至2021年,安徽醫科大學有13所直屬附屬醫院,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擁有臨床學院達50餘所,實踐教學基地90餘所。
截至2021年6月,學校有在職教職醫護員工(含直屬附院)15163人,其中正高395人,副高1052人。校本部教職工1400人,專任教師778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94.37%,其中正高職稱144人,副高職稱426人。有35人次在國際學術組織和SCI源期刊任職。7人擔任國家級專科學會主委,12人入選教育部高校醫藥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8人次擔任國家衛健委「十三五」規劃教材主編。10餘人獲得全國、全省模範教師、優秀教師稱號。1人在亞洲學術組織擔任主席,10多人獲得全國、全省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光榮稱號。有1個高校高端人才引進團隊,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3個安徽省「115」科技產業創新團隊。1名教授入選「萬人計劃」第一批教學名師。
學校以醫學為主,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等學科都有開設。
截至2021年6月,學校擁有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4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擁有1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6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擁有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學科,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學科;學校建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1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3個省級學科建設重大項目,19個省級重點學科,49個安徽省臨床重點專科;臨床醫學、藥理與毒理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生物學等5個學科獲安徽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學科獎補資金項目。
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中藥藥理學、中醫腫瘤病學為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有1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9個省級重點學科,42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
截至2020年9月,在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中,學校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免疫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4個) 藥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
(4個) 臨床醫學、藥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35個) 免疫學、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
(13個) 心理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中藥學、護理學
(1個) 臨床醫學博士
(9個) 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藥學碩士、中藥學碩士
(19個) 藥理學、病原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口腔臨床醫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中藥學、老年醫學、內科學(消化系病、傳染病、血液病)、神經病學、外科學(泌尿外、骨外、普外)、婦產科學
(12個) 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泌尿外科、皮膚科、急診科、麻醉科、病理科
截至2014年4月,該校設有臨床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藥學、中藥學、醫事法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臨床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24個本科專業。躋身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提升工程」,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承擔高校。
《流行病學》、《臨床藥理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預防醫學、藥學、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藥理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啟動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3個項目躋身國家級試點。1門課程入選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
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面向農村基層的全科醫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藥學、臨床醫學
省級特色專業:生物技術、口腔醫學、護理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衛生檢驗與檢疫、公共事業管理、麻醉學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口腔醫學
省級教學團隊:醫學免疫學教學團隊、衛生事業管理教學團隊、《思維與溝通》教學團隊、麻醉學教學團隊、藥理學教學團隊、婦產科學教學團隊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核醫學與輻射防護實驗中心、病原與免疫學實驗中心、細胞生物學實驗中心、形態學實驗中心、理化中心、機能學實驗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實驗室生物安全、外科學、醫學形態學實驗課程、內科學、分子生物學(研究生)、藥事管理學、兒科學、兒童少年衛生學、細胞生物學、衛生管理運籌學、生理學、婦產科學、思維與溝通、兒科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病理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全科醫學概論、細胞生物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臨床流行病學
安徽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醫藥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截至2019年7月,學校建有1個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32個省部級實驗室;有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3個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3個安徽省高校科研創新平台團隊,1個安徽省高校智庫;是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
截至2014年4月,學校建有臨床藥理、皮膚病、衛生事業管理等65個省、校級研究所,13個中央(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
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皮膚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國家衛生健康委配子及生殖道異常研究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要遺傳病基因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皮膚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抗炎免疫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基因研究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中藥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抗炎免疫藥理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重要遺傳病基因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人口健康與優生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人群健康與重大疾病篩查和診斷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天然藥物活性研究重點實驗、口腔疾病研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消化疾病安徽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病原生物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老年病分子醫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內分泌代謝病省級實驗室、重大自身免疫性疾病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生殖健康與遺傳安徽省重點實驗室、認知與神經精神疾病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安徽省重點實驗室、人畜共患病安徽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抗炎免疫藥理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環境毒理學安徽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麻醉與圍術期醫學安徽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抗炎免疫)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心腦血管)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化學實驗室
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抗炎免疫藥物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然藥物活性成分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命資源保存與人工器官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安徽省生物醫學基礎與應用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安徽省臨床檢測技術公共服務平台、安徽省新藥安全評價中心
安徽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護理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安徽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安徽醫科大學醫學人文研究中心
安徽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安徽省疑難重症皮膚病協同創新中心、安徽省神經精神疾病與心理健康協同創新中心、安徽省抗炎免疫藥物協同創新中心
安徽省高校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院:安徽省創新藥物研究院
安徽省高校智庫:安徽省健康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省級研究院:安徽省轉化醫學研究院
直屬科研單位:安徽醫科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安徽醫科大學皮膚病研究所、安徽醫科大學衛生事業管理研究所、安徽醫科大學科研實驗中心、安徽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安徽醫科大學高等醫學教育研究所
2007年至2012年,該校科技項目總經費達2.54億元,其中縱向經費達1.99億元,國家級項目經費占縱向經費的70.7%。獲各級各類科技成果獎105項,其中省部級一等獎以上項目7項。發表學術論文9166篇,自然科學類三大檢索論文714篇。出版學術著作200餘部。
2009年至2013年,該校共承擔「863」、「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42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近年來保持安徽省屬高校領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別入選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2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高校自然科學技術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三項、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普獎和衛生管理獎各1項。先後以責任作者單位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自然遺傳學》等國際著名SCI刊物發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論文,在複雜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國內領先水平。
2008年度,該校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35項,總資助經費1018萬元;發表國內科技論文1612篇,全國高校排名第49位,首次進入全國高校50強,發表SCI期刊收錄論文被引92篇223次,全國高校排名第98位,首次進入全國高校百強行列。
該校皮膚遺傳研究團隊發現銀屑病易感基因,國際著名雜誌《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研究成果,這一發現標誌着中國銀屑病的易感基因研究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繼2005年和2006年連續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之後,該校徐德祥和魏偉教授領銜再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一項。2001級藥理學碩士研究生一科技論文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
2009年度,該校自然科學研究排名躍升至安徽省省內第3位、省屬高校第1位。再次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科普獎,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6項、三等獎8項,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共有246項項目獲得資助(含16項橫向課題),資助總經費3384.81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39項,總資助經費1038萬元;新增1項科技部「十一五」計劃重大新藥創製專項,1項973計劃項目前期專項,1項863計劃專項。
該校發現銀屑病、紅斑狼瘡和麻風病易感基因的三項原創性重大成果被國際頂尖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和《自然遺傳》刊載。發表論文全國高校排名第44位,全國醫藥類高校排名第12位,國內論文被引全國高校排名第66位。張學軍教授研究組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銀屑病、白癜風和麻風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成果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之一。
2011年,該校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衛生管理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1項,各類省級獎項16項。發表國內科技論文2302篇,在全國高校排名位列第31位,SCI收錄文獻全國高校排名112位,35篇論文被評為「表現不俗的論文」,8篇論文進入SCI學科影響因子前1/10的期刊。
《2010年自然出版指數中國報告》中該校位列中國區第13位,在《自然》子刊《自然遺傳》排名上,該校名列全國榜首。共有426個項目獲得資助,資助總經費6078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年度97項,資助經費3809萬元,立項數和經費數繼續穩居省屬高校首位,連續10年保持遞增,首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截至2012年12月,該校發表在《自然遺傳》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論文已達到17篇[18] 。2012年,該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88項,總資助經費4339萬元,首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批優青項目資助。
截至2019年5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連續15年保持省屬高校領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別入選2010、201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2年度中國高校科技十大進展。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中國青年科技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4項,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先後在《細胞》《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自然遺傳》等國際著名SCI刊物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
據2019年5月學校和圖書館官網顯示,安徽醫科大學圖書館館藏有各種出版類型的館藏書刊136萬冊,為全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源共享網絡安徽省級中心館,擁有安徽省省屬高校唯一的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是安徽省高校數字圖書館醫學分中心。
安徽醫科大學開通了移動圖書館、安裝了萬方、維普信息資源系統、中國知網等中文全文數據庫;SCIE、CSCD、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onMed)、Biosis Previews(BP)等書目文摘型數據庫;ELSEVIERScienceDirect(SDOS)、Nature、SpringerLink、Oxford Journals、EBSCO、OVID LWW、Wiley Online Library等外文全文數據庫;安裝了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醫學教學素材庫、網上報告廳、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國數字圖書館和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安裝了讀秀知識庫原文傳遞系統和濟南泉方本地PubMed原文傳遞服務等。
安徽醫科大學出版中心前身是安徽醫科大學學報編輯部,1955年成立,負責編輯、管理和指導安徽醫科大學各期刊的編輯出版工作,出版中心由學校直屬管理。除了編輯出版《安徽醫科大學學報》、《中國藥理學通報》、《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三份期刊(均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外,還代行學校管理、指導由學校主管、主辦、承辦、協辦的12種醫學學術期刊,他們是《疾病控制雜誌》、《肝膽外科雜誌》、《臨床骨科雜誌》、《臨床肺科雜誌》、《臨床眼科雜誌》、《臨床護理雜誌》(安徽省衛生廳主辦)、《頸腰痛雜誌》、《中國基層醫藥雜誌》、《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以及由安徽省醫學會主辦、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編輯出版的《立體定向與功能性神經外科雜誌》、《臨床輸血與檢驗雜誌》、《臨床心電學雜誌》。這15種期刊都具有CN和ISSN刊號,都可以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的13種被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論文統計與分析中心收錄為統計源期刊,即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截至2019年5月,安徽醫科大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香港大學等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開展醫工交叉創新研究,積極發展「新醫科」。
安徽醫科大學擁有臨床學院達50餘所,實踐教學基地90餘所,分布於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福建、新疆等省(市、自治區)。
學校同美國、德國、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典、馬來西亞、加納、埃塞俄比亞、韓國以及台灣、香港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廣泛開展合作交流與合作辦學,雙方互派專家學者、互派學生、相互交流信息資料、共同開展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
該校主辦了2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領域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期答辯與結題驗收會、中德複雜疾病遺傳學研究論壇、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國際論壇等大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校徽圖案主體由迎客松、蛇杖和阿拉伯數字「1926」等基本元素組合構成。圖案呈圓形,圖案內圓上弧為郭沫若所題的中文校名,下弧是安徽醫科大學英文全稱。其中迎客松代表安徽,蛇杖代表學校的醫學屬性,1926是學校的建校時間。
「好學力行,造就良醫」是時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蔡元培先生分別於1933年和1934年為上海私立東南醫學院師生的題辭。
「好學」、「力行」是古賢之言,出自《中庸》。蔡元培說,「好學」是「致知」的必經之道,強調的是自覺;「力行」是「致知」的升華之本,倡導的是實踐。好學並且力行,方能進入「致知」的「自由王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