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普列文(德語:André Previn,1929年4月6日—2019年2月28日[1][2]),美國德裔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他的職業生涯涉及好萊塢、爵士和古典音樂三大方面,且獲得了成功,而後兩者直到最後都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在電影中,他編曲和創作音樂。在爵士領域,他是一位著名的三重奏鋼琴家,鋼琴伴奏和爵士經典歌手。在古典音樂領域,他擔任過鋼琴家和指揮家,並作為藝術音樂作曲家,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創造許多遺產。
安德烈·普列文 André Previn | |||||||
---|---|---|---|---|---|---|---|
音樂家 | |||||||
出生 | Andreas Ludwig Priwin 1929年4月6日 | ||||||
逝世 | 2019年2月28日 | (89歲)||||||
職業 | 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 | ||||||
配偶 | Betty Bennett (1952年結婚—1957年結束) Dory Previn (1959年結婚—1970年結束) 米亞·法羅 (1970年結婚—1979年結束) Heather Mary Sneddon (1982年結婚—1999年結束) 安娜-蘇菲·穆特 (2002年結婚—2006年結束) | ||||||
兒女 | Claudia (1954) Alicia (1957) Matthew (1970) Sascha (1970) Fletcher (1974) Lukas (1983) 領養:Soon-Yi (1970) Lark (1973-2008) Daisy (1974) Li-An (1974) | ||||||
活躍年代 | 1943–2019年 | ||||||
網站 | www | ||||||
|
不到20歲,普列文開始為米高梅編曲和作曲。他之後繼續參與了五十多部電影的配樂,並贏得四項奧斯卡獎。他還贏得了格萊美獎,其中10項是因為在他職業生涯的三個領域錄製的唱片,之後獲得了一項終身成就獎。他曾擔任休斯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67-1969),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1968-1979),匹茲堡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76-1984),洛杉磯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1985-1989) ,皇家愛樂樂團首席指揮(1985-1992),並在公開宣布脫離受薪職位後,成為奧斯陸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2002-2006)。他還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有友好關係。
生平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22年1月1日) |
安德烈·普列文生於柏林,有着俄國猶太人血統。1938年,普列文在巴黎和柏林學習音樂後,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而舉家移居到美國洛杉磯。
1963年,普列文以客席指揮的身份,首次指揮美國聖路易斯交響樂團,這是他事業上的一個轉折點。1960年代,普列文逐漸改到古典音樂領域發展。但早年的這些經歷,使得普列文對喬治·蓋希文的作品有獨特的理解和感覺。1965年,首次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1968年至1979年任該團首席指揮。1970年代,普列文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指揮家,先後擔任過匹茲堡交響樂團首席指揮(1976-1984年)、皇家愛樂樂團音樂總監(1985-1988年),洛杉磯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1985-1989年)等等。
作品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22年1月1日)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2022年1月1日) |
獲獎與榮譽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22年1月1日) |
1996年,普列文受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2005年,獲格倫·古爾德基金頒發的格倫·古爾德獎和第47屆格萊美獎。
個人生活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22年1月1日) |
普列文有過五段婚姻,最後一任妻子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安娜-蘇菲·穆特,兩人於2006年離婚。
軼事
- 因姓氏發音,在英國普列文被稱為「Mr Preview」(預覽先生)。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