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廣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孔廣森(1753年1月11日—1786年12月26日),字眾仲,一字撝約,號顨軒。山東曲阜人。清代翰林、學者,八大駢文家之一。

生平
孔子七十代孫。孔傳鐸之孫,孔繼汾次子,孔廣林之弟;生於乾隆十七年十二月八日(1753年1月11日)[1]。少受業於戴震,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年十九歲中辛卯科進士,姚鼐為同考官,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卒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八日,享年三十五歲[1]。撰有《春秋公羊傳通義》、《大戴禮記補注》、《禮學卮言》、《經學卮言》、《詩聲類》等專著,又有駢文集《顨軒駢儷文》。
參考來源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