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娜麗·布萊(英語:Nellie Bly,1864年5月5日—1922年1月27日),是伊麗莎白·珍·科克倫(Elizabeth Jane Cochran)的筆名,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科克倫的米爾斯(Cochran's Mills),綽號「萍可」("Pink"),意指粉紅色,這綽號可能源於她在教會受洗時穿的淺粉紅色洋裝。科克倫以其筆名娜麗·布萊廣為人所知。身為早期的調查記者,她開創了隱秘採訪之先河。
科克倫曾更改了自己的姓氏,在Cochran之後加了一個e,使其變為Cochrane,使之顯得更為成熟[1]。
某日,奈莉﹒布萊在當地的《匹茲堡電訊報》讀到一篇標題名為〈女人擅長做什麼〉的文章,該文作者直指女性難以成就大事業,這個性別唯一能勝任的工作,不過是生養小孩和操持家務,如此而已。這樣的觀點雖然在當時社會中頗為常見,但年方十六的伊莉莎白立刻化名「寂寞孤雛」寫了一封讀者回信投書報社,大力反擊文中作者如此厭女和性別歧視的觀點。由於伊莉莎白先前前接受教育的時間不長,這封信文中沒有標點,而且文法也有諸多錯誤,但《匹茲堡電訊報》的編輯George Madden,對信中邏輯清晰的立論和激昂的駁斥態度印象深刻,因此登報尋人,希望這位投書的者能現身和他相見。當伊莉莎白來到報社和編輯見面後,麥登在確信在她身上看到了成為傑出記者的天賦和態度,因此主動提供機會讓伊莉莎白位該報撰寫文章。而伊莉莎白也把握住機會,開始以當時的女性在社會和工作上面臨的問題為撰文方向。
伊莉莎白交出的第一篇文章,名為〈女性面臨的難題〉。麥登大為驚豔,進一步提供她全職的報社記者工作。由於當時風氣與業界習慣使然,女性新聞工作者發表文章時仍多採用筆名,於是麥登從當時一首流行歌曲當中取用了曲中人物Nelly Bly,的名字做為伊莉莎白的筆名。只不過,因為拼字錯誤,成為了Nelie Bly,而伊莉莎白也就將錯就錯地沿用下去。
從事採訪寫作前,娜麗·布萊曾發表過幾篇研究報告。之後她離開《匹茲堡電訊報》,前往紐約市。在此她受聘於約瑟夫·普立茲以煽情報導著稱的報紙:《紐約世界報》。上任後,第一項工作就是寫篇關於布萊克韋島上女精神病院的故事。她讓自己接受精神病患者的待遇,並堅定的暴露在病院的可怕環境下採訪,這種以秘密採訪的方式完成的報道不久便成為她的標誌,《瘋人院十日》正是此次調查的報告性著作。 1888年,有人建議《世界報》模仿儒勒·凡爾納的著作《環遊世界八十天》,派一位記者繞全球一周旅行,娜麗·布萊很自然的成為不二人選。1889年11月14日,她離開紐約,展開長達24,899英里的旅程。在離開霍伯肯後72天6小時11分14秒,於1890年1月25日她抵達紐約。當時這是最快環繞全球的世界紀錄,雖然幾個月後這紀錄即被喬治·法蘭西斯·崔恩(George Francis Train)打破:他在72天內完成了旅程。
在環遊世界的旅行中,她不僅造訪了英國、日本、中國、香港和其他地方,也造訪了儒勒·凡爾納的家鄉,以及書中描寫的布林迪西、可倫坡和舊金山。同時她還是第一名獨身完成環繞全球的女子,因而成為各地女性的楷模。
1895年,娜麗·布萊嫁給了百萬富翁羅伯特·西曼,並暫時退出新聞界。1904年丈夫去世後,娜麗·布萊接手他公司的管理業務。晚年她重拾舊業,於1913年編寫有關女性投票權的報導,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自歐洲東線報導戰況。
57歲時,伊麗莎白·"萍可"·科克倫因肺炎去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