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化(英語:Demonizing the enemy、Demonization of the enemy或Dehumanization of the enemy[1],直譯:政敵妖魔化、政敵非人化)是一種將敵手宣傳為只有破壞性目標的邪惡侵略者的國家政治宣傳技巧[2],是一種訴諸仇恨、涉及人身攻擊人格謀殺抹黑的策略。妖魔化是最古老的宣傳技巧,旨在激發對敵人的仇恨使之更易被打擊,起到保護和動員盟友,使敵人沮喪的效果。[3]

一個被認為是妖魔化行徑的例子是中共對法輪功的指控,西方學者Daniel Wright和Joseph Fewsmith提到,在法輪功於7月22日被宣布為非法後,中國中央電視台每晚半小時的新聞聯播,從頭至尾渲染反法輪功,在節目中專家、前法輪功練習者、普通居民紛紛發言指控法輪功欺騙信徒、分離家庭、損害健康、影響社會穩定;除此之外,晚間新聞幾乎沒有其他內容;對此,這兩位學者認為:「這種政府操作完全是在妖魔化的分析」[4]

「妖魔化」一詞並不僅限於形容政治人物的行為,也可用以形容任何人的行為。像卡維波就曾在破報上發過一篇題為《我們需要妖魔化強姦犯嗎?》的文章。[5]

基本準則

由於術語妖魔化的頻繁誤用,學者已不再分析它的可能語氣。這就是為什麼朱爾斯·博伊科夫英語Jules Boykoff定義了妖魔化的四個準則:[6]

  1. 媒體和國家都使用框架來描繪主要在道德層面的所謂的敵人的固有本性。
  2. 敵人的性格是以摩尼教的方式描繪的,正如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3. 國家是這種妖魔化描繪的起源。
  4. 沒有來自國家的重大反訴。

歷史

在歷史上,妖魔化敵人是慣用宣傳技巧。修昔底德記錄了古希臘時期妖魔化敵人的例子。[7]

菲利普·奈特利英語Phillip Knightley認為妖魔化敵方(首個敵對勢力領導人和隨後的敵對個人)成為西方媒體的可預測模式,最後階段是暴行。[8]

二戰期間,美國國務院美國其他國家機構在批准後分發了載有敵方妖魔化和揮舞國旗的愛國主義宣傳紀錄片。[9]

個人妖魔化

如果具體到個人,則將敵方妖魔化就更容易進行,例如在一戰期間威廉二世被俄國大眾媒體妖魔化。[10]

後果

我認為避免威脅和使用侮辱性語言是男人謹慎行事的標誌,因為這兩件事都不會剝奪敵人的力量,但第一件事讓他更加警惕,而另一個則加劇了他對你的仇恨,使他更加勤奮地設計傷害你的手段。
— 尼科洛·馬基雅弗利

將敵人妖魔化的戰略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暴行的惡性循環,許多作家都對此進行了闡述,其中包括卡爾·馮·克勞塞維茨[11]將敵人妖魔化使得外交解決途徑不可行,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戰爭或關係惡化。[12]尤其是把敵人描繪成邪惡力量,更容易激起殺心。[13]

參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