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托三世 (神聖羅馬帝國)

德國皇室;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托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

奧托三世(德語:Otto III,980年7月—1002年1月23日)羅馬人的國王(983年-1002年在位),神聖羅馬皇帝(996年-1002年)。奧托二世之子。995年親政以前,由他的母親賽奧法諾和祖母阿德萊德攝政

事实速览 奧托三世, 德意志之王 ...
奧托三世
Thumb
德意志之王
統治983年12月25日-1002年1月23日
前任奧托二世
繼任亨利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皇帝
統治996年5月21日-1002年1月23日
前任奧托二世
繼任亨利二世
出生980年7月
戈赫
逝世1002年1月23日(1002歲—01—23)(21歲)
法萊里亞
安葬
王朝奧托王朝
父親奧托二世
母親賽奧法諾
宗教信仰羅馬天主教
关闭

奧托三世996年進入意大利,冊立自己的堂哥格列高利五世教皇,後者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德國籍教皇。格列高利五世隨即為奧托三世加冕(5月21日)。奧托三世醉心於恢復羅馬帝國,並強調教會應更多的為皇權服務。1000年,在經過亞琛時奧托三世打開查理曼的墳墓,並取走皇帝身上的金十字架。他於1002年1月24日在意大利去世。他被中世紀編年史學家弗萊辛的奧托稱作「曠世奇才」[1]

成為共治國王

983年的聖靈降臨節,奧托二世在維羅納舉行了一場由德意志和意大利領主共同參與的會議,加冕三歲的奧托三世成為共治的德意志國王[2]

攝政時期

奧托二世在983年因瘧疾去世,年僅28歲,其子奧托三世年僅3歲,帝國陷入繼承危機。於是奧托三世的母親迪奧凡諾開始其攝政統治(983-991年)。

迪奧凡諾與婆婆阿德萊德(Adelaide of Burgundy)共同攝政,但兩者因政策分歧多次衝突。迪奧凡諾更傾向於延續奧托二世的集權政策,而阿德萊德主張與教會和諸侯妥協。

這個期間的重要輔臣有奧里亞克的葛培特(Gerbert d'Aurillac),這位博學的教士(後成為教皇西爾維斯特二世)協助改革教育體系,引入阿拉伯數學與天文學知識。以及威利吉斯大主教(Willigis of Mainz)主導幼帝奧托三世的教育,強調神聖羅馬帝國的「羅馬性」與基督教使命。[3]

迪奧凡諾在奧托三世幼年時期(983-991年)成功壓制貴族叛亂,通過象徵性手段(如迫使亨利公爵侍奉幼主用餐)維護皇權,展現了拜占庭式的政治智慧。她去世後,奧托三世在祖母阿德萊德與導師威利吉斯的支持下逐步親政,995年通過「成年禮」征伐斯拉夫人,強化對易北河以東的控制,並藉機宣揚「薩克森優越性」。[3]

親政

奧托三世以「復興羅馬帝國」為目標,率軍進入意大利。適逢教皇約翰十五世去世,他扶持24歲的堂兄弟卡林西亞的布倫(Bruno of Carinthia)成為教宗格列高利五世,後者為其加冕為羅馬皇帝,實現政教聯盟。  

997年,格列高利五世短暫被羅馬貴族克雷森蒂烏斯廢黜,奧托三世迅速鎮壓叛亂,處決篡位者,並任命導師奧里亞克的葛培特為教皇聖思維二世(Sylvester II),強化皇帝對教廷的控制。[4]

復興羅馬帝國

在羅馬逗留的幾個月中,正值耶穌降生一千年,奧托三世與聖思維二世提出「復興」(Renovatio Imperii Romanorum),試圖恢復古羅馬的行政體系(如改官職為「執政官」「行政長官」)、禮儀(拜占庭式加冕典禮)與建築象徵(以羅馬為帝國首都)。奧托三世身着飾有星象符號的斗篷,自比「愷撒·奧古斯都」,強調其希臘-羅馬血統(母系來自拜占庭),試圖融合古典遺產與基督教神權。這推動了「奧托文藝復興」的發展。[5]

去世

1002年,奧托三世因熱病(或瘧疾)去世,年僅21歲,復興計劃戛然而止。其繼承人亨利二世轉向務實政策,放棄羅馬中心主義。

Thumb
西元1000年時的意大利地圖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