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帕瓦捷克語Opava),舊稱特羅保德語:Troppau)是位於捷克摩拉維亞-西里西亞州奧帕瓦河畔的一座城市,人口約6萬餘(2008年)。在歷史上是捷克西里西亞的首都。

事实速览 奧帕瓦Opava 特羅保Troppau, 國家 ...
奧帕瓦
Opava
特羅保
Troppau
Thumb
Thumb
旗幟
Thumb
徽章
Thumb
奧帕瓦
奧帕瓦
奧帕瓦位置圖
坐標:49°56′17″N 17°54′16″E
國家 捷克
州份摩拉維亞-西里西亞州
面積
 • 總計90.61 平方公里(34.98 平方英里)
海拔257 公尺(843 英尺)
人口(2008年)
 • 總計60,199人
郵遞區號746 01
網站www.opava-city.cz
关闭

名稱

這座城市以奧帕瓦河命名。這條河的名字來源於古老的凱爾特語apa、opa,意為「水」。[1]

行政區劃

Thumb
奧帕瓦行政區劃圖

奧帕瓦由郊區的八個自治區和直接管理的中心區組成。該市進一步劃分為14個行政區(括號內):[2]

  • 奧帕瓦(Město、Předměstí(大部分)、Kateřinky、Kylešovice和Jaktař(大部分))
  • Komárov
  • MaléHoštice
  • Milostovice
  • Podvihov(Komárovské Chaloupky和Podvihov)
  • Suché Lazce
  • Vávrovice(Vávrovice,Předměstí(小部分)和Jaktař(小部分))
  • Vlaštovičky
  • Zlatníky

地理

奧帕瓦位於俄斯特拉發西北約27公里(17英里)處。其大部分領土位於西里西亞低地內的奧帕瓦丘陵地帶,但也延伸到東南部和西北部的低耶塞尼克山脈。該市領土的最高點是胡爾卡,海拔530米(1740英尺)。

奧帕瓦位於奧帕瓦河和摩拉維采河的交匯處。奧帕瓦河流經市中心。

斯特日布爾內湖是城市郊區的一個人工湖,由前石膏採石場的洪水造成。它被用於娛樂目的。[3]

歷史

中世紀

Opava的首次書面提及是在1195年。1224年,奧帕瓦獲得了城鎮特權。特羅保(奧帕瓦)公國成立後,奧帕瓦成為其首都。[4]

1427年至1431年,公國由胡斯派統治。1485年,它被馬加什一世收購,並由匈牙利人統治至1526年。1613年,列支敦士登的卡爾一世成為奧帕瓦公爵,並將公國與克爾諾夫公國合併。[4]

近代

1740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期間,西里西亞的大部分地區被普魯士王國吞併後,仍受哈布斯堡王朝控制的西里西亞剩餘領土被稱為奧地利西里西亞,其首都位於奧帕瓦(1742-1918)。1820年10月24日至12月23日,特拉波會議在此地召開。

現代

Thumb
1900年的奧帕瓦城

根據1910年奧地利人口普查,該市有30,762名居民,其中29,587人在那裡擁有永久居留權。人口普查詢問了人們的母語,結果顯示27240人(92%)說德語,2039人(6.9%)說捷克語,274人(0.9%)說波蘭語。猶太人不允許宣稱意第緒語,因此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宣布德語為母語。主要宗教群體是羅馬天主教,有28,379人(92.2%),其次是新教徒,有1155人(3.7%),猶太人有1112人(3.6%)。[5]

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奧帕瓦於1919年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

1938年,根據慕尼黑協定,奧帕瓦被割讓給納粹德國。它作為蘇台德蘭帝國大區的一部分進行管理。1945年4月22日,蘇聯紅軍以巨大的戰爭損失為代價解放了奧帕瓦。1945年至1946年,德語人口根據貝尼斯法令被驅逐,該市被捷克人重新安置。1946年1月1日,亞克塔日、卡特林基和基萊肖維采市併入奧帕瓦。戰爭結束後,整個新的住宅區和工業廠房都建成了。[4]

雖然奧帕瓦公國已經不復存在,但特羅保公爵的頭銜仍在繼續,列支敦士登親王漢斯·亞當二世是現任公爵。

人口

根據2021年的統計,奧帕瓦人口為55,146人,比10年前減少了5.5%。[6]

經濟

奧帕瓦是工程、食品、造紙和製藥行業的所在地。[4]最大的公司是梯瓦,一家藥品製造商,其前身於1883年在奧帕瓦成立。它僱傭了大約1600名員工。[7]

最大的非工業雇主是醫院和精神病院。

文化

Thumb
西里西亞劇院,背景可以看到地標建築聖母升天共主教堂

奧帕瓦是奧帕瓦西里西亞的重要文化中心。奧帕瓦的西里西亞劇院始建於1805年。[8]

教育

Thumb
西里西亞博物館

奧帕瓦是西里西亞大學的所在地,西里西亞大學是該國唯一一所不位於地區首府的公立大學。它成立於1991年。[4]

體育

足球俱樂部SFC奧帕瓦目前效力於捷克國家足球聯賽,這是捷克足球聯賽體系的次級聯賽。

景點

奧帕瓦的兩個主要地標之一是上廣場上的市政廳及其被稱為Hláska的白色塔樓。[9]一層樓的市政廳和塔樓建於1614年至1618年。然而,塔周圍不太具有代表性的市政廳建築於1902年被拆除,並被新文藝復興風格的新建築所取代。

第二個主要地標是聖母升天共主教堂。它是捷克共和國最大的建築,採用所謂的西里西亞磚哥特式風格建造。一座實心稜柱塔建於13世紀末,一座更高的南塔建於14世紀初,這兩座塔最初都是作為市政廳的一部分。塔樓之間的教堂建築可追溯到14世紀中葉。1996年,該教堂成為俄斯特拉發-奧帕瓦教區的第二座主教座堂,因此成為共主教座堂。南教堂塔樓高102米(335英尺),是西里西亞最高的塔樓。[9]

當地有三座紀念碑,作為國家文化紀念碑受到保護。除了共主教座堂外,還有可追溯到1394年的聖十字教堂和彼得·貝茲魯奇市立文化之家;一座新文藝復興時期的房子,根據利奧波德·鮑爾的設計建於1908年至1910年。

西里西亞博物館建於1814年,是捷克共和國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館。它有大約240萬件展品,是該國第三大博物館。

名人

  • 奧帕瓦的馬丁(?-1278)歷史學家和神職人員
  • 約翰·帕利扎(1848-1925),奧地利天文學家
  • 愛德華·馮·柏姆-厄爾默利(1856-1941),奧地利陸軍元帥
  • 費利克斯·沃伊爾施(1860-1944),德國作曲家
  • 約瑟夫·馬利亞·奧爾布里希(1867-1908),奧地利建築師
  • 彼得·貝茲魯奇(1867-1958),詩人
  • 馬克斯·埃希格(1872-1927),法國音樂出版商
  • 弗朗茲·巴爾東(1909-1958),神秘學家
  • 喬伊·亞當森(1910-1980),博物學家和作家
  • 赫爾穆特·尼德邁爾(1926-2014),奧地利商人
  • 約瑟夫·格鮑爾(1942-2004),歷史學家
  • 鮑里斯·勒斯納(1951-2006),演員
  • 帕維爾·斯洛日爾(生於1955年),網球運動員
  • 博赫丹·斯拉馬(生於1967年),電影導演
  • 卡米爾·姆魯澤克(生於1977年),皮划艇運動員
  • 娜塔莎·諾沃特娜(生於1977年),舞蹈家和編舞家
  • 茲德涅克·波斯皮耶赫(生於1978年),足球運動員,曾效力於哥本哈根
  • 蘇珊娜·翁德拉什科娃(生於1980年),網球運動員
  • 盧卡什·馮德拉切克(生於1986年),鋼琴家
  • 利伯爾·科扎克(生於1989年),足球運動員,曾效力於拉齊奧

友好城市

奧帕瓦與以下城市結為了友好城市[10]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