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之槍(俄語:Чеховское ружьё),又稱契訶夫法則,是一種敘事手法,該手法認為故事中提及的每一個元素都應在後文出場,不然就沒有必要提及。該手法常見於戲劇中[1]。該手法因俄國小說家安東·契訶夫多次在與人來往的信件中提及而逐漸知名[2]。
契訶夫之槍最早是一種戲劇手法,揭示了故事早期引入故事的元素在故事後期的重要性。
目前學界主流意見認為契訶夫之槍最早出現在契訶夫本人的戲劇《萬尼亞舅舅》的第四幕中[3][1]。不過也有人不認同這種說法,並認為《萬尼亞舅舅》中的轉折太短不構成契訶夫之槍。
今日,該手法已經不再僅僅用於戲劇,同樣出現在小說、故事等文學作品中,成為了一種文學手法。
契訶夫曾在與友人的信件中多次提到這一手法:[4][5][2]
- 「請將一切與故事無關的事物都從故事中移除。如果你說第一幕中有把槍掛在牆上,那麼在第二幕或者第三幕中這把槍必須發射,不然就沒必要掛在那。」[2][6]
- 摘自契訶夫與亞歷山大·拉扎列夫的信件來往:「如果一把裝滿子彈的槍不開火,就不要把它放在舞台上——正如如果不遵守諾言就不要允諾。」[7][8][9]。
- 摘自 《戲劇與藝術》1904年7月第28期:《契訶夫回憶錄》:「第一幕掛在牆上的槍,第二幕中一定會發射。不然這把槍就沒必要掛在那。」[10]
歐內斯特·海明威曾譏諷部分英文作家對這一法則的過度追捧:他的一篇文章《小故事的藝術》提及,他在一篇短文《五萬大洋》曾一開場就介紹了兩個角色,但再也沒在故事中出場過。海明威認為細節的確重要,但同時認為讀者不必深究每個細節的意義[11]。
後來的部分作家進一步認為,契訶夫之槍的關鍵在於對於被提及的「槍」應用一定的手法暗示其重要性[12]。
Valentine T. Bill, Chekhov: The Silent Voice of Freedom,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87
Petr Mikhaĭlovich Bit︠s︡illi, Chekhov's art, a stylistic analysis, Ardis: x, 1983
Daniel S. Burt, The Literature 100: A Ranking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Novelists, Playwrights, and Poets of All Time, Infobase Publishing, 2008
С.Н. Щукин [Sergius Shchukin]. Из воспоминаний об А.П. Чехове [Memoirs]. Русская Мысль [Russian Thought]. 1911: 44.
Leah Goldberg, Russian Literatur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ssays, Magnes Press,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163, 1976
In 1889, 24-year-old Ilia Gurliand noted these words down from Chekhov's conversation: "If in Act I you have a pistol hanging on the wall, then it must fire in the last act". Donald Rayfield, Anton Chekhov: A Life,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97, ISBN 0-8050-5747-1, 203. Ernest. J. Simmons says that Chekhov repeated the point later (which may account for the variations). Ernest J. Simmons, Chekhov: A Biography, Chicago: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1962, ISBN 0-226-75805-2,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