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166年—206年),子義青州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人,重信守義,弓馬熟練,箭法精良,東漢末年諸侯群雄孔融的客將,曾經為了報答對其母有恩的北海相孔融,而在黃巾軍包圍下單騎突圍向平原相劉備求援。後南下渡江投靠於同鄉的揚州劉繇,在神亭嶺一戰跟孫策單挑不分勝負,後劉繇敗於孫策後,率眾歸降孫策,助其平定江東一帶,其義名聲望連丞相曹操都以當歸欲招攬之,但太史慈仍然選擇效忠孫策。在劉繇病逝後,收攏士卒率部投靠的太史慈,在孫策、孫權的麾下,因其身份是依附於孫家的盟友與諸侯,所以凌駕於十二虎臣,(另與劉繇、士燮並傳);於赤壁之戰前病逝,死時四十一歲。

Quick Facts 太史慈, 丹楊太守 ...
太史慈
建昌都尉
前任:
繼任:程普
Thumb
清代三國演義中太史慈的畫像
丹楊太守
國家孫吳
時代東漢
主君孔融劉繇→獨立勢力→孫策孫權
太史
子義
職官門下督、折衝中郎將建昌都尉丹楊太守
籍貫東萊黃縣
出生延熹九年(166年)
逝世建安十一年(206年)
海昏
親屬
太史享
其他親屬後代太史叔明
Close

生平

為郡避禍

因當時東萊郡府與青州州府之間有爭執,都向上級繳交奏章,但中央上級只會受理先到的奏章,所以奏章先上呈者有利。而當時拿著州府奏章的使者已經在前往洛陽的路上了,太史慈日夜兼程趕往洛陽門口,才開始求通上章。太史慈假意問州府使者問道:「你也是前來欲求通章的嗎?」州府使者答道:「是的。」太史慈又問:「那你奏章在哪裡?」州府使者答道:「在車上。」太史慈便說:「奏章題署之處確然無誤嗎?可否借我看一下。」州府使者並不知道太史慈乃是東萊人,便取出奏章給太史慈。誰知太史慈先已藏刀於懷,取過奏章,便提刀砍壞奏章。州府使者大驚高呼,叫道:「有人毀壞我的奏章!」太史慈便將州府使者帶至車間,跟他說:「假使你沒有取出州章給我,我也不能將其損壞,我們的吉凶禍福恐怕都會相等無免,不見得只有我獨受此罪。與其坐而待斃,不如我們一同出城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受刑罰。」州府使者疑惑地問太史慈:「你為本郡而毀壞我的奏章,已經成功,怎麼也要逃亡?」太史慈便答:「我初時受本郡所遣,只是負責來視察你們的奏章是否已經上繳通報而已。但我所做的事卻太過激烈,以致損毀公章。如今即使見還,恐怕亦會因此見受譴責刑罰,因此希望一起逃去。」州府使者相信太史慈所言,乃於即日俱逃。但太史慈與州府使者出城後,卻偷跑回城通傳郡章,完成郡府的使命。州府知道後,便再派遣另一位使者前往洛陽通章,但有卻以先得郡章的原因,不復查察此案,於是州府受其短。太史慈由是知名於世,但太史慈也被州府所仇視的人物,為免受到無妄之災,於是舉親往北逃至遼東郡。至此太史慈的名氣響遍青州[1]

助友脫難

初平二年(191年)當時北海郡太守孔融,推舉邴原為有道,他以黃巾賊還方盛崛起,天下不寧而與同郡好友劉政一同避難到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度對劉政有成見,欲將其殺之,遣部屬抓之,未果,收監其家人,並下達通緝。劉政走投無路,跑到邴原家。邴原收留了他一個多月,恰逢太史慈經過,而將劉政託付於他。待他們走遠,邴原前往勸說公孫度將劉政之家人放出來[2]

北海報恩

北海郡太守孔融聽聞此事後十分稱奇,對太史慈逐漸深感興趣,於是多次派人照顧太史慈的母親,並奉送贈禮作為致意。恰逢此時孔融為對付黃巾軍,出兵屯於都昌,卻被黃巾軍賊領管亥所圍困。太史慈從遼東返家,母親對他說:「雖然你和孔北海未嘗相見,但自從你出行後,孔北海對我贍卹殷勤,比起故人舊親,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如今方為賊軍所圍困,你應該前往起身幫助孔北海。」於是太史慈留家三日後,便獨自徑往都昌而行。當時賊圍尚未太密,於是太史慈乘夜伺隙,衝入城裏見到孔融,更要求他出兵討賊。孔融不肯聽其意見,只想一心等待外援。但外援未到,而賊軍包圍日漸逼近。孔融乃欲告急於鄰近的平原令、平原劉備,可惜城中無人願意突出重圍,太史慈便自告奮勇請求作為使者出城。孔融便說:「現今賊軍圍困甚密,眾人皆說難以突圍,你雖有壯志,但這始終是太艱難的事了?」太史慈答道:「昔日大人傾意照料家母,家母感戴大人恩遇,方才讓我來相助大人之急;這是因為我應有可取之處,此來必能有益於大人。如今眾人說不可突圍,如果我也說不可,這樣豈是大人所以愛顧之情誼和家母所以遣我之本意呢?如今情勢危急,希望大人不要懷疑我。」孔融這才同意其事。

太史慈嚴裝飽食,天明之後,太史慈便攜帶箭袋,攝弓上馬,引著兩個隨從,自隨身後,各拿著一座箭靶,開門直出城門。包圍在城外的賊眾皆十分驚駭,兵馬互出防備。但太史慈只引馬來至城壕邊,立好箭靶,出城練習射靶,練習射靶完畢,便入門回城。明晨也是如此,包圍在城外賊軍有人站起戒備,也有人躺臥不顧,於是太史慈再立好箭靶,習射完畢,再入門回城。明晨亦是日復一日,城外包圍的賊眾人,覺得太史慈每日出城射箭,逐漸習以為常,再也沒有站起戒備,於是太史慈見賊軍戒備鬆懈,整頓盔甲策馬揮鞭突出重圍揚長而去。待賊軍查覺知道時,太史慈已經突出重圍,回顧拿取弓箭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因此無人敢去追趕。

太史慈抵達平原郡,便向劉備遊說:「我太史慈,乃是東萊郡鄉下之人,我與北海孔融並無骨肉之親,也並不是鄉黨之友,只是因為慕名同志而相知,我有替他分災共患之情義。方今管亥暴亂,北海城被圍困,城中孤立無援,情勢危在旦夕。久聞劉使君向來素有仁義之名,更能救人於急難,因此北海孔融正盼望著使君您的貴助,更使我太史慈願意冒刀刃之險,突破重圍,從萬死之中託言於使君,惟望使君存知此事。」劉備驚訝答道:「北海孔融也知道世間有我劉備嗎!」即時派遣精兵三千人隨太史慈返回都昌。賊軍聞知援兵已到,都忙解圍逃散而走。孔融得濟無事,更加重視太史慈,說道:「你真是我的少友啊。」事情過後,太史慈回去見其母,其母也說:「我很高興你有報答北海孔融啊![3]

神亭單挑

Thumb
太史慈神亭搏戰

興平二年(195年),離開遼東後,本想見同為東萊郡的揚州刺史劉繇,於是來到曲阿,卻見到平定江東的孫策軍已至,部下勸告劉繇可以太史慈為大將軍,劉繇說:「如果我重用太史慈,許劭不會取笑我嗎?」當時太史慈不被重用,只負責擔任前線軍情偵察。當時他獨自與一騎卒來到神亭,遇見孫策,孫策身邊的十三從騎都是韓當宋謙黃蓋之輩的虎將,太史慈卻仍然鼓起勇氣上前與之決鬥,孫策與他單挑。孫策刺下太史慈的馬,而攬得太史慈項上手,太史慈亦得孫策兜鍪。剛巧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方才作罷。

信義篤烈

Thumb
周曰校插圖版《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孫策大戰太史慈

後來劉繇與太史慈不敵孫策,劉繇而逃入蕪湖,躲藏於山中,稱丹楊太守。當時孫策已平定宣城以東,惟涇水以西六縣未服。太史慈則前往涇縣,建立屯府,多數為山越所依附。

太史慈頑強抵抗之下,最後仍被孫策俘虜。孫策即時解開其困縛,捉其手說:「還記得在神亭認識你,如果你當時將我擒獲,你將會如何處置我?」太史慈說:「不可知也。」孫策大笑曰: 「今日起,我當與你共闖天下。」孫策署太史慈門下督。孫策相當重視太史慈,決定收攬他。劉繇敗走後,尚有餘眾萬多軍卒未降,太史慈便受命前往安撫。左右皆說:「太史慈必北去而不還了。」孫策卻深具信心地說:「子義他捨棄了我,還可以投奔誰呢?」更替其餞行送別至昌門,臨行把著太史慈的手腕問:「何時能夠回來?」太史慈答道:「不過六十日。」孫策問太史慈道:「孤聞知卿昔日為郡太守劫州章,義助於孔文舉(孔融),請援於劉玄德(劉備),都是有烈義的行為,真是天下間的智士,但所託卻未得其人。射鉤斬袪,古人不嫌(管仲原是齊公子糾的屬下,曾引弓射中公子小白〈齊桓公〉的鉤帶,然而小白日後仍以管仲為相;晉文公曾出走奔翟,晉獻公遣寺人披追之,更斬下重耳的衣袖,然而重耳仍能容赦寺人披)。孤是卿的知己,卿千萬別憂慮會不如意啊。」又說:「龍要高飛騰空,必先階其尺木。[4]」太史慈果然如期而返。孫策授予其兵權,拜折衝中郎將。孫策收復祖郎後,軍還,祖郎與太史慈俱在前導軍,軍中眾人皆以為榮。

貫手著棼

太史慈隨孫策討伐麻保賊時,有一敵將於城樓上攬著城上樑木,向孫策軍大肆罵陣怒罵,太史慈便引弓往城樓上面射,一箭貫穿叫罵敵人的手,箭矢正中城樓短樑柱,將其固定樑柱上,孫策軍中眾將紛紛稱讚,弓術如此精準,貫手著ㄈㄣˊ更成為千古佳話[5]

駐守建昌

後來數次作亂於艾縣、西安縣攸縣一帶的劉表從子劉磐與麾下黃忠共守長沙郡攸縣[6]。孫策分海昏建昌設左右六縣,委任太史慈為建昌都尉,主治海昏,並督各將還擊以驍勇著稱太史慈成功鎮服守地,令劉磐與黃忠絕跡江東,不再為禍作亂。甚至連曹操都曾因聞其名而與他通信,並於信件中夾著當歸,示意要招攬太史慈,但太史慈都沒有加以理會。

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託給他,時建安八年(203年[7])。

英雄辭世

建安十一年(206年)逝世,享年四十一歲。《吳書》曰:太史慈臨亡嘆息曰:「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權甚悼惜之。死後職務由程普接替[8]

死後下葬地有三種說法,真正葬地,至今仍謎。
一。傳死後被孫權厚葬於北固山,而現鎮江北固山太史慈墓也是唯一被官方以文物式保護的太史慈墓,
  但亦有人指,極有可能只是其後人所立之衣冠冢。
  葬於北固山最早史料出處為清代的《北固山志》,記載同治九年趙應珪等人立太史慈墓碑於北固山下。
  而之所以會有葬於北固山一說,最早記載是出現小說三國演義,所以極有可以是清代後人有誤而立之碑。
  北固山一墓多次被毀,1966年被盜,無發現任何文物,現今是1985年重建、2013修緝後的墓碑。

二。按清縣志記載所云,葬於今太史灣村,即浙江湖州。
  此說法出自唐代《石柱記》的碑文,上面疑刻有烏程(古縣名,今湖州)有吳丹陽太守蕪湖侯太史慈之墓之意,
  因此也在清代時被收入清縣志。
  但此說法的疑處在於太史慈被納之爵位,東吳建立後才有蕪湖侯,名徐盛,
  故,太史慈卒於建安十一年,連孫策都仍未被封為長沙桓王,太史慈更沒有可能被封侯。

三。葬於江西奉新。
  最早記載於南宋時期地方志,後,清康熙年間於【江西通志】更有明確記載:【太史慈墓在奉新縣南鄉十都】,
  當地亦有更多相關傳說與地名,太史慈更於宋代被奉新人建感古廟,封為靈惠侯,後於清年間封為廣佑靈惠神。

軼話

  •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184.8cm。吳一尺應為24cm[9],漢一尺為23.1cm,故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應為184.8cm,184.8cm亦相等於漢尺八尺。)有美鬚髯,年少好學,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其箭術相當了得,享譽當代,他在北海為孔融求援時,曾帶弓箭衝突黃巾重圍,當黃巾軍隊上前包圍太史慈,他引弓射殺數人,箭無虛發,令黃巾賊不敢再追。投降孫策後,某次太史慈隨孫策討伐麻保賊時,有一敵將於城樓上攬著城上樑木,向孫策軍大肆叫罵,太史慈便引弓一射,一箭貫穿敵人的手,直中樓中短樑,弓術如此精妙,此「貫手著棼」一事更成為千古佳話。[10]太史慈畢生展現了多方面的才能,其智勇雙全的表現,可謂一代名將。而他盡義守信的性格,更是為古今所稱道,既能報恩於孔融,又能守諾於孫策,均可見其為人磊落。然而壽命不長,所以臨終有「所志未從,奈何而死」的遺憾。
  • 《全唐詩·卷七百六十七》中載孫元晏有一首寫太史慈的詩:「聖德招賢遠近知,曹公心計卻成欺。陳韓昔日嘗投楚,豈是當歸召得伊。」

後人

  • 太史享,太史慈之子。官至越騎校尉,仍曾任尚書、吳郡太守。
  • 太史叔明,太史慈後世孫,與江東豪門吳興沈氏結親,南朝梁博學之士。

太史慈的後代由北遷南定居於吳郡烏程,於現代,黃縣(今:山東龍口)一帶,亦有人仍複姓太史,但亦有改為史姓,主居住在今天的羊溝營、南棗市、戰家夼、南鄉城、王馬史家、東營史家、庵兒夼等村莊。有流傳羊溝營正是太史慈之故里。

太史姓宗祠 宗祠四言通用聯:【佐吳善射;識主聯姻。】 上聯典指三國時吳人太史慈,字子義,官郡奏曹史,因事避禍遼東,先後得孔融、孫策重視,後官建昌都尉。猿臂善射,弦不虛發。 下聯典指戰國時齊人太史敫之女,齊湣王被楚國人淖齒所殺,湣王之子法章變姓名逃到太史敫家為僕人。 太史敫之女看他舉止不同平常人,就私下裡常送些衣服食物周濟他。法章後來被立為國君,是為齊襄王,娶太史敫之女,並立為王后。

藝術形象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初登場為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後來表現與《三國志》中沒有太大分別,但其死亡時間卻往後調了數年。於群英會赤壁之戰中,太史慈也有登場,先在群英會上為周瑜擔任監酒官,於赤壁戰中則負責繞到曹軍背後,斷絕來自合肥的曹軍援兵。後來太史慈更於合肥之戰一役中大戰魏將張遼,可惜其所獻的「裡應外合」之計被張遼悉破,張遼更將計就計,安排伏兵,襲擊進入合肥城的太史慈,令太史慈身中數箭,回營後傷重身亡。書中更有一首五律詩句作贊:「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師。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咨。」

影視形象

漫畫遊戲

評價

  • 三國志》載孔融曰:「卿(太史慈)吾之少友也。」
  • 《三國志》載劉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
  • 陳壽《三國志》評曰:「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
  • 《三國志》引《吳歷》:「(孫)策曰:『太史子義,青州名士,以信義為先,終不欺策。』」
  • 《三國志》引《江表傳》:「(孫)策曰:『太史子義雖氣勇有膽烈,然非縱橫之人。其心有士謨,志經道義,貴重然諾,一以意許知己,死亡不相負。』」
  • 謝混宋書·劉敬宣傳》:「人之相知,豈可以一塗限,孔文舉禮太史子義,夫豈有非之者邪!」
  • 孫元晏:「聖德招賢遠近知,曹公心計卻成欺。陳韓昔日嘗投楚,豈是當歸召得伊。」
  • 洪邁容齋續筆》:「三國當漢、魏之際,英雄虎爭,一時豪傑志義之士,礌礌落落,皆非後人所能冀,然太史慈者尤為可稱。」
  • 郝經:「慈篤於信義,以氣相許穿徹,勁挺克復。其言亦田疇輩流也。終委身孫氏,受其驅防,以不能為王爪士咄唶自恨,銜憤以死,其志可哀已。」
  • 羅貫中:「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師。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咨。」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