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石(英語:Celestine[6]或Celestite[7])是一種由硫酸鍶組成的礦物。這種礦物因其偶爾出現的精緻藍色而得名。天青石和菱鍶礦元素的主要來源。

Quick Facts 天青石, 基本資料 ...
天青石
Thumb
潔淨的灰藍色天青石晶體
基本資料
類別硫酸鹽礦物
化學式SrSO4
IMA記號Clt[1]
施特龍茨分類7.AD.35
晶體分類雙錐體 (mmm)
H-M記號:(2/m 2/m 2/m)
晶體空間群Pnma
晶胞a = 8.359 Å,
b = 5.352 Å,
c = 6.866 Å; Z = 4
性質
顏色白色、粉紅色、淡綠色、淡棕色、黑色、淡藍色、紅色、灰色;透射光下無色或淺色
晶體慣態板狀到錐體狀晶體,也有纖維狀、層狀、土狀、塊狀顆粒
晶系正交晶系
解理{001}完美,{210}良,{010}差
斷口參差狀
韌性/脆性
莫氏硬度3 - 3.5
光澤玻璃光澤,解理珍珠光澤
條痕白色
透明性透明到半透明
比重3.95 - 3.97
光學性質雙軸 (+)
折射率nα = 1.619 - 1.622 nβ = 1.622 - 1.624 nγ = 1.630 - 1.632
雙折射δ = 0.011
多色性
2V夾角測量: 50° - 51°
色散率中等 r < v
發光性短紫外線=黃、白藍、長紫外線=黃、白藍
參考文獻[2][3][4][5]
Close

發現

天青石以晶體形式出現,也以緊湊的塊狀和纖維狀形式出現。它主要存在於沉積岩中,通常與礦物石膏硬石膏岩鹽有關。 這種礦物遍布世界各地,通常數量很少。在馬達加斯加發現了淡藍色的晶體標本。白色和橙色的變種也出現在英國布里斯托爾的Yate,直到20世紀中葉,它才被提取用於商業目的。[8] 與其他放射蟲的骨骼由硅石組成不同,等輻骨亞綱原生動物的骨骼是由天青石組成的。

在碳酸鹽海相沉積物中,埋藏溶解是公認的天青石沉澱機制。[9]它有時被用作寶石。[10]

晶洞

在一些晶洞中發現了天青石晶體。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晶洞,最寬處直徑為35英尺(11公尺)的天青石晶洞,位於俄亥俄州普特因灣伊利湖南巴斯島附近。晶洞已被改造成觀景洞,曾經構成晶洞底部的晶體被移除。晶洞有寬達18英寸(46公分)天青石晶體,估計每個重達300英磅(140公斤)。

天青石晶洞被認為通過替換由硫酸鈣組成的石膏硬石膏組成的雪花石膏結節而形成。硫酸鈣微溶,但硫酸鍶大多不溶。與硫酸鈣結節接觸的含鍶溶液將鈣溶解掉,留下空洞。鍶立即沉澱為天青石,晶體生長到新形成的空腔中。[11][12][13]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