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英語:College English Test),俗稱「大學英語四六級」(CET-4和CET-6),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辦、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標準化考試,目的是檢測在校大學生的英語能力。[1]CET所包含的科目為英語四級、六級,日語四級、六級,德語四級、六級、俄語四級、六級和法語四級。[2]

全國大學英語考試的標誌
事实速览
2024年下半年全國大學英語考試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4年12月14日
至今已27
以當地時間計算
如果發現倒數時間不準確,請清除頁面快取
关闭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委託「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負責設計、組織、管理與實施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包括俄、日、德、法語種的考試)。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由中國重點大學的有關教授和專家組成,設主任委員一名,副主任委員若干名。考試委員會設辦公室作為常設辦事機構。為了適應中國幅員廣大的情況,更好地管理該項考試,在考試委員會下成立三個考試中心,分別設在北京清華大學上海上海交大湖北武漢大學,分管全國高校的大學英語考試。

favicon
2 sources

歷史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8 sources

起源

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北京召開了全國外語教育座談會。會議紀要提出,英語在高校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3]

1980年,為了科學選拔出國留學人員,教育部高教一司自主設計了「英語水平考試」(English Proficiency Test,EPT)。

1982年,教育部高教一司制訂新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大綱規定,「其中第四、第六級結束時,應按本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全國統一考試。」,這一描述成為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概念的源頭。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組建了「大學英語四、六級標準化考試設計組」籌備組。

1987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設計組正式成立。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辦公室,在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各設立一個考試中心。[4]

第一次四級考試於1987年9月進行,第一次六級考試於1989年1月進行。

1994年,設計組正式更名為「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

1995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與英國文化委員會舉行了為期三年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效度研究」,並於1998年委託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楊惠中教授執筆,將研究成果出版成書。根據研究,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信度效度及內容質量均符合要求。此外,此研究也針對考試提出了數條建議,如增加口語測試等。[5]

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否起源於特定院校尚無明確定論,中國石油大學(華東)[6]和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7]均宣稱是自己是該考試的發源地。

faviconfaviconfavicon
5 sources

改革

四六級考試經過了四次較大的改革,分別於1999年、2005年、2013年和2016年實行。

favicon
1 sources

1999年改革

1999年5月,經教育部高教司批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開始實施「口語考試(CET-SET)」。

2005年改革

2005年改革前,考試的滿分為100分,以60分為及格線,考試在2005年進行了改革,修改如下:

  • 重新更改、組織了各考試章節;更加側重聽力和口語部分;
  • 新加入「快速閱讀」和「翻譯」部分;
  • 新型計分系統:分數計量呈曲線,最高分為710分,最低分為290分(全答全錯);
  • 廢除及格線、合格證書制,改為成績單制度,考生高於290分可收到「成績報告單」。
  • 對各個部分進行更加細緻的報道;
  • 公務考試取消:考試只面對大學生。

2013年改革

於2013年12月施行,主要改革點如下:

  • 四級、六級考試取消「快速閱讀」題。
  • 四級、六級考試增加「段落匹配」題。
  • 四級、六級考試的聽力短文聽寫題目,取消最後三句長句子聽寫,改為詞組或短語(不超過三個單詞)聽寫。
  • 四級、六級考試取消單個句子翻譯,改為段落翻譯。
  • 六級考試仔細閱讀題取消簡答題。
  • 六級考試仔細閱讀題增加選詞填空題。
  • 由於取消了快速閱讀,聽力與寫作被整合在答題卡1上,聽力結束後立刻收答題卡1,聽力考試結束後考生沒有機會再次修改寫作及聽力答案。

本次改革以後,四、六級考試題型相同。

2016年改革[8]

於2016年6月考試起施行。聽力部分修改如下:

  • 取消短對話
  • 取消短文聽寫
  • 聽力篇章調整
  • 新增講座/講話
  • 口語考試開始分級實施。此前口語考試並不區分四級和六級考生。

大學英語考試是非英語專業的指定考試。是部分學校學士學位的要求之一。

favicon
1 sources

2020年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

受2020年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CET-SET考試被取消[9],2020年上半年CET筆試延期並分兩次舉行,考試日期分別為7月11日和9月19日。各高校可以根據復學複課實際情況及當地衛生防疫要求向省級考試機構提出考試申請組織一次或者兩次考試。[10]

favicon
2 sources

考試形式

faviconfavicon
7 sources

考試時間

全國大學英語考試分為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和大學英語六級考試(CET-6)兩種,每年舉行兩次,每年6月和12月第三周的星期六為考試日,四、六級考試分上、下午進行。考試內容包括聽力、閱讀和寫作。

題型和分數

考試題型和分數如下:

更多信息 答題卡, 題型 ...
答題卡 題型 分值
卡一 作文 15%
卡一 聽力 35%
卡二 閱讀理解 35%
卡二 翻譯 15%
关闭

總分為710分。[11]

考生報名筆試後可報名參加對應級別的口語考試。[12][13]口語考試目前為選考內容。

favicon
3 sources

成績計算[11]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設計參照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教學要求)。四級參照《教學要求》中規定的「一般要求」;六級參照《教學要求》中規定的「較高要求」。自2005年6月考試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原始分數在經過加權、等值處理後,參照常模轉換為均值為500、標準差為70的常模正態分布。四級考試的常模群體選自全國16所高校的約三萬名非英語專業的考生;六級常模群體選自全國五所重點大學的約五千名非英語專業的考生。[11]同時,四、六級考試不設及格線,考試合格證書改為成績報告單,四級710分為滿分。但實際上,大多數高校及招聘單位默認四級考試425分為「合格線」,原因是學生的四級考試達到425分才被允許報考六級考試[14],並且四級考試達到或已經超過425分的學生不允許再次報考四級考試,只能報考六級考試。但六級考試通常不限制次數,即使六級考試達到或超過425分仍然可以再次報考六級考試。

自2007年1月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只接受在校學生報名,而且必須以學校為單位集體報名參加考試,不接受學生個人直接報名。正因為這種集體報名的形式,導致部分高校對於學生參加考試的次數加以限制(主要針對於四級考試)[15],並且通常不允許大學第一學期或第一學年學生參加四級考試[16],除非該學生的英語成績優異[17],方可獲得在大學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即參加四級考試的資格。但是大多數學校對於四級考試已達到425分或更高分數的學生報考六級考試通常並不設限制。

全國大學英語考試委員會也已開始開展CET電腦化考試的研究,但目前已終止「CET網考」的試點。

faviconfavicon
4 sources

詞彙量要求

  • CET-4: 4500個單詞,700個詞組[8]
  • CET-6: 5500個單詞,1200個詞組[8]

社會影響

第一次實施四級考試時,全國考生人數為10萬人,2002年四、六級考生人數已達619萬(其中四級448萬,六級171萬)。[18]

一些中國研究人員指出大學英語考試對社會的積極貢獻,認為考試在20年歷史上鼓勵了高等教育階段的英語教育與學習。[19][20]與此同時,另一些研究人員[21]則對此觀點進行挑戰,認為考試沒有考察到教學大綱中語言交流能力的要求。在最近考試改革前[何時?],大量選擇題使得考試是否有效、是否會犧牲英語實際交流能力這一問題被質疑。[22]由於大學英語考試證書是中國大學本科畢業要求,並實施了20多年之久,應試教育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然而,改革中對考試內容、形式、計分系統的修訂是對中國英語教學問題的努力改成。這也是大學英語考試委員會的期望,以使得考試能夠更加恰當地反應、緊跟日新月異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23]

2023年,西安交大決定不再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本科生畢業及學士學位授予條件。[24]

faviconfaviconfavicon
7 source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