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萃男書院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拔萃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全日制男子學校 。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 年 ,目前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為香港補助學校 議會22所成員學校 之一,故被坊間稱為香港教會主辦的22間「傳統名校」之一。 拔萃男書院前身為曰字樓孤子院(英語:Diocesan
立命馆大学 年 ,1922年 改制為大學的同时改名为立命馆大学。其本部位於京都,並在關西地方設有4個校區。為关西四大 私立名校「關關同立」之一,在日本西部享有極高聲譽。 立命館大学一般的简称为「立命大 」、「立命」或「立命館」,在關西地方也常被简称为「立大 」,近年则开始使用「Rits」这个称呼。 1869 年
太政官 年 5月19日增設民部官,7月1日增設監察机关弹正台。 1869 年 8月15日维新政府改革太政官制,将五官中神祇官独立,其余部门变更为省,设置民部省、大藏省、兵部省、刑部省、宮内省、外務省,共二官六省,并设置侍詔院、弹正台、集議院(日语:集議院)、大 学校 (日语:大 学校 (1869 年
曰字樓女館 East))的華裔女子職業訓練學校 。於1860年 由聖公會會督施美夫夫人(Lady L. Smith)創立,館址在西營盤般咸道和東邊街交界(今般咸道官立小學),1866年 校名改為Diocesan Female Training and Industrial Schools,1868年 停辦。 於1869 年 ,原址另建新校Diocesan
宫内省 近代的宮内省是根据1869 年 (明治2年 )的太政官制,參考大宝令制定設置的。据「官位相当表」,宮内卿为正三位、宮内大 輔为从三位、宮内少輔为正四位。 1877年 (明治10年 )8月29日至1879年 (明治12年 )10月13日之間,曾设置侍補一职。 万里小路博房:1869 年 7月8日 - 1871年 6月25日 徳大 寺實則:1871年11月29日(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