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蘿西·瑪麗·霍奇金,OM,FRS(英語:Dorothy Mary Hodgkin,1910年5月12日—1994年7月29日)本姓克勞福特(Crowfoot),英國女性生物化學家,促進了蛋白質晶體學的發展。[2][3][4][5][6][7]她生於開羅,1964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生平
多蘿西·霍奇金[8]是四個女兒中最大的一個,她的父母曾在北非和中東的殖民政府工作,後來擔任考古學家。
多蘿西出身於一個顯赫的考古學家家庭[9]。她的父母是在國家教育部工作的約翰·溫特·克勞福特(John Winter Crowfoot,1873-1959 年)和他的妻子格蕾絲·瑪麗(née Hood)(1877-1957 年)[10]。冬季,一家人住在開羅,每年都會返回英國,以避免埃及最炎熱的季節[11]。
1914 年,霍奇金的母親將她(4 歲)和她的兩個妹妹瓊(2 歲)和伊麗莎白(7 個月大)留給了沃辛附近的祖父母,回到埃及的丈夫身邊。他們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祖父母身邊度過的,但他們卻從遠處給予支持。她的母親鼓勵多蘿西追求對 10 歲時首次見到的晶體的興趣。
1923 年,多蘿西和她的妹妹使用便攜式礦物分析套件研究他們在附近溪流中發現的卵石。隨後,他們的父母南遷至蘇丹,直到 1926 年,她的父親一直在那裡負責教育和考古工作。她母親的四個兄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因此她成為新國際聯盟的熱心支持者[12][13]。
1928-1932年在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學院就讀,並開始展開X射線晶體學方面的研究。
1960年,她獲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沃夫岡研究教授職位。[14]
她推動使用了先進的X射線晶體學技術用於確定生物大分子的三維結構。
其中她最有影響力的發現是證實了恩斯特·伯利斯·柴恩和愛德華·亞伯拉罕先前推測的青黴素結構。還有破譯維生素B12的結構。為此她被授予196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969年,在經過了35年的工作,獲得諾貝爾獎5年後,霍奇金終於破譯了胰島素的結構。
X射線晶體學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工具,在以後對確定許多生物分子的結構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紀念
2014年5月12日,Google更改首頁的標誌,以紀念霍奇金104歲冥誕。標誌中的兩個「o」改為霍奇金所繪盤尼西林的分子模型。
注釋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