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多管火箭炮是一種多發射管無制導的火箭炮系統,是固定在單個平台上的多個發射器,並以齊射的方式發射火箭彈。多管火箭炮精度及裝填速度低,但可在短時間發射大量爆炸性的火箭以命中大範圍目標,對敵方的布防陣地實施飽和攻擊。

Thumb
21公分42年式噴煙者(左)與墊式多管火箭(右)
Thumb
TOS-1A多管火箭炮
Thumb
M270MLRSM997重型增程機動戰術卡車載台構成的多管火箭炮陣地
Thumb
卡秋莎火箭炮在作戰時等同18輛2S35自走炮同時進行密集射擊

發展歷史

火箭砲是中國發明的,最早的多管火箭發射器則是在中世紀的中國宋朝軍隊出現,早在1180年,中國的火槍就被固定在長矛或箭上並向敵人射擊。[1]這種火箭炮曾在蒙古圍攻開封時使用。[2]中國軍隊後來製造了多個火箭發射器,可以同時發射多達100枚小型火箭。 箭頭火箭的典型粉末部分長 1/3 到 1/2 英尺(10 到 15 厘米)。 竹製箭桿的長度從1.5英尺(45 厘米)到2.5英尺(75 厘米)不等,射程可達300到400步。中國人還用毒藥增強了火箭尖端,並確保發射器是可移動的。他們設計了一種由一名士兵攜帶和操作的多管火箭發射器。[3]

到了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型號為二戰納粹德軍噴煙者蘇聯紅軍BM-13卡秋莎,一度有把炮兵壓過的趨勢。多年來戰爭模式的演進,多管火箭砲的使用也漸漸出現思維的轉變,不再追求大量覆蓋的打法,尤其是在實戰中發現,集結多管火箭經傳統模式,對整個敵區施以子母彈猛烈砲轟的方法,殲敵掃雷效果不佳,摧毀民生城市廢墟化,成為掩體地形與路障,留下大批殘餘武裝、最終反而拖累自軍行動[4],因此21世紀開始改以發展小型機動式砲車為主,但換上數量少但更大的火箭,例如射程長並可以達到很高精度的陸軍戰術導彈,還有整備與移動也相當快的海馬斯火箭炮等系統平台。[5]

Remove ads

各國的多管火箭炮

Remove ads

民用科技

2013年起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開始研發太空與軍用科技轉為消防用途的計畫,其中就以多管火箭炮科技轉化為一種消防車,針對摩天大樓滅火的困難,能發射一種裝滿滅火乾粉的多管火箭射入高樓層,每一枚彈能撲滅60立方公尺火焰[9],為危急受困者提供立即支援。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