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685年正月—688年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號,但是實際上武則天臨朝稱制,睿宗毫無實權。一般算作武則天的年號。[1] 事实速览 垂拱在唐朝和武則天時期的位置。 ... 垂拱 685年-688年 政權 唐朝 君主 唐睿宗李旦(武則天) 歷時 4年 垂拱在唐朝和武則天時期的位置。 关闭 改元 光宅二年——正月一日,改元垂拱元年。[2][3][4] 垂拱五年——正月一日,改元永昌元年。[5][6][7] 大事記 光宅行用僅四月。平息李敬業叛亂後,武則天以《尚書 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改元「垂拱」[2][8]。 垂拱二年——漳州建州,陳元光為首任刺史。 垂拱三年——孫過庭完成《書譜》。 出生 垂拱元年——李隆基,唐朝皇帝 垂拱四年——鑒真,唐朝高僧 垂拱四年——王之渙,唐朝詩人 逝世 紀年 更多信息 垂拱, 元年 ... 垂拱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公元 685年 686年 687年 688年 干支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关闭 文內注釋Loading content...參看Loading content...參考文獻Loading content...Loading related searches...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