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用户与计算机通信的硬件或软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圖形用戶界面(英語: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縮寫:GUI)是指採用圖形方式顯示的計算機操作用戶介面。與早期計算機使用的命令行界面相比,除了降低使用者的操作負擔之外,對於新使用者而言,圖形界面對於用戶來說在視覺上更易於接受,學習成本大幅下降,也讓電腦的大眾化得以實現。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8月1日) |
「圖形用戶界面」的各地常用名稱 | |
---|---|
中國大陸 | 圖形用戶界面 |
臺灣 | 圖形使用者介面、圖形化使用者介面 |
港澳 | 圖形使用者介面、圖形用戶介面 |
雖然圖形用戶界面已經成為現代電腦的主要介面,然而這介面必定要透過在顯示器的特定位置,以「各種美觀、而不單調的視覺訊息」提示使用者「狀態的改變」,勢必得比簡單的文字訊息呈現,花上更多的電腦運算能力,計算「要改變顯示器哪些光點,變成哪些顏色」,功能命令的設計也比較複雜,現代作業系統的圖形複雜程度更遠超早期的GUI。
系統碟(預設為C槽):\Documents and Settings\[使用者名稱]\桌面
資料夾(檔案夾)內。在圖形用戶界面中,用戶操作是以窗口為單位的。除了MDI和Mac OS以外,大多都是「窗口數量=工作數量」。因此在看整體界面的時候,怎樣進行工作管理是很重要的。Windows等操作系統中,最常用的方式是在桌面上設置一個棒狀的「任務欄」,放置各種窗口的圖標和標題,確保系統的可操作性和可視性,方便對窗口進行管理。其他的方法包括,在桌面上的菜單中添加各個窗口管理菜單,在桌面上顯示任務的圖標,用虛擬桌面的方式表面增加桌面的數量等等。在Mac OS X系統中使用Dock進行任務管理,但是還有Exposé進行窗口一覽顯示模式的功能。
圖形用戶界面的基本操作是,用指針設備(一般是鼠標)進行指示操作,然後使用設備上的按鈕(通常為兩到三個)進行動作的激活。因此「位置」和「指示」都非常明瞭,從而實現可視操作。
指示的內容根據位置而不同。在數據管理應用程序中,第一按鈕進行指針所在位置數據的選擇,而兩次連續按鈕(所謂「雙擊」)可以調出預製的應用程序開始處理數據。 第二按鈕通常用來顯示即時菜單。第二按鈕調出的菜單可以再用第一按鈕進行選擇打操作。第三按鈕在X Window System中比較常用。
另外,最近四鍵、五鍵鼠標相繼問世,各個按鈕可以在操作系統中進行動作定義。
和命令用戶界面一樣,鍵盤在圖形用戶界面仍是一個重要的設備。鍵盤不僅可以輸入數據的內容,而且可以通過各種預先設置的「快捷鍵」等鍵盤組合進行命令操作達到和菜單操作一樣的效果,並極大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上述的設備以外,手寫板等操作,特別是在圖像數據操作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現在還有很多一些用戶界面,直接用手指、或者特殊的筆端觸摸觸摸屏上顯示的按鈕、圖標進行各種操作,已經非常普及,如自動取款機,汽車導航、媒體播放器、遊戲機等等,一般操作簡捷,直觀。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還有裝有支持多點觸控的操作系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