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喜福會》(英語:The Joy Luck Club)是華裔美國作家譚恩美的第一部暢銷小說,同時也是她的代表作。1989年出版,小說圍繞舊金山的四個華人移民家庭的母女,他們在社團「喜福會」里打麻將,聚餐。故事的結構有些像麻將遊戲,分為四個章節,共十六篇。三位母親和四位女兒(母親李素媛先於故事開篇前去世)以插敘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故事。每部開篇都與麻將遊戲以比喻方式聯繫起來。
喜福會 | |
---|---|
中文名 | 喜福會 |
作者 | 譚恩美 |
譯者 | 程乃珊、賀培華、嚴映薇 |
類型 | 文學作品[*] |
語言 | 簡體中文 |
故事背景地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舊金山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989年 |
出版地點 | 中國大陸 |
中譯本出版日期 | 2017年11月1日 |
媒介 | 平裝本 |
開本 | 890×1240毫米 1/32 |
頁數 | 313 |
規範控制 | |
ISBN | 978-7-513-59469-1 |
小說在1993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
喜福會共有十六篇相互關聯的故事,敘述了四位中國移民婦女和她們的四位在美國出生的女兒。1949年,移民們在舊金山教會碰面,決定切磋麻將。她們將聚會稱為喜福會。故事圍繞着喜福會的婦女和她們的女兒們。從結構上,小說分為了四章,其中的兩章講述母親、另兩章講述女兒。
第壹章《千里鵝毛》透過吳菁妹引出了喜福會,由她的母親李素媛發起。李素媛是二戰時期國民黨軍官的夫人,在戰亂中被迫離開家鄉桂林,丟棄了她的兩個女兒。李素媛得知自己的丈夫去世,改嫁現在菁妹的父親,移民美國。他的母親和菁妹的父親試圖找到離散的女兒,菁妹的父親認爲素媛已經放棄。菁妹應邀繼承母親在喜福會的地位,從其他母親那裏得知她的姊妹依然在世,並受命向她們告知有關母親素媛的離世。
其他三位母親也回憶了她們兒時的生活。蘇安梅講述了她母親如何離開家,成爲富商的四姨太,而安梅則由她的姥姥帶大。她的母親爲了給姥姥治病,將自己身上的肉切下了壹片,但最終無濟於事。鍾林冬講述了自己婚姻的包辦,夫妻二人毫無感情,家人只求快抱孩子。機智的林冬透過編造故事,成功使家人終止了婚姻,自己移民美國。第壹章最後的故事時聖克萊爾·鶯鶯,四歲時,她在中秋節意外墜入湖中。當被漁民救起來時,她發現自己迷路了。這令她十分害怕,當她被送上岸邊時,鶯鶯撞進了演月神的戲台,說可以許願。當鶯鶯找到月神,希望自己可以回家時,她意外發現飾演月神的竟然是個男的。
第二章追溯了喜福會孩子們的童年。在第一個故事中,鍾韋弗利講述了她開始下棋,最開始與她的哥哥們下棋,爾後與學校邊公園裏的老人下棋。在九歲時,她獲得全國冠軍。然而,當母親林冬逢人就稱贊她時,韋弗利感到十分尷尬。這導致倆人關係緊張。琳娜則回憶起她母親在她小時候講的故事(她的曾祖父處死了一個乞丐,結果自己死的十分難看)。琳娜的家庭從奧克蘭移居到北嶺。她的母親十分焦躁,孩子生下來很快就沒了氣。在琳娜的眼中,她母親就是個『活鬼』。有關她們鄰居,以及鄰居母女關係的故事也被提及。喬丹·蘇·羅絲希望告訴她母親自己想要與丈夫泰德離婚。她回顧自己的婚姻,追溯家庭(她的父母和六位兄妹)去海邊玩,她最小的弟弟畢恩不幸溺水。她與母親安梅前去尋找畢恩無果。最後的故事是關於吳菁妹的母親望女成鳳。她開始學彈鋼琴,在壹次演出失敗後放棄。這令母親十分失望。然而,母親在她三十歲生日時將壹台鋼琴送給她做禮物,這成爲倆人和好的象徵。
小說的第三章中,喜福會孩子們都長大成人,面對各種人生坎坷。在琳娜的故事中,她敘述了婚姻的波動,以及自己在地位上遜於丈夫的尷尬。琳娜沒有意識到丈夫在家中和工作中都占了便宜,作為自己的上司,丈夫在收入上比自己掙得多。鶯鶯對此十分明白,鼓勵琳娜停止忍耐,爭取公義,否則一切都不會有所好轉。鍾韋弗利有了白人未婚夫瑞奇,擔心母親的態度,並回憶起在市場上賭氣,放棄下棋的事情。韋弗利與母親在聚會後談起此事,發現原來母親早就知道,而且接納了瑞奇。喬丹·蘇·羅絲得知丈夫在離婚後另有新歡,意識到自己必須拒絕在離婚書上簽字。在菁妹的故事中,菁妹與韋弗利在年夜飯上爭吵。素媛得知菁妹受到侮辱,給了她一個特製的玉石墜子,即「命根子」,菁妹則後悔沒有了解墜子的名字。在菁妹三十歲生日時,素媛將鋼琴送給她做生日禮物,但菁妹犟嘴自己忘記如何彈琴;素媛鼓勵她再次嘗試,並認為菁妹有能力成為了不起的鋼琴手,只是缺乏自信束縛了她。
在小說的末尾,成年母親們面臨著困難的選擇。安梅講述了祖母去世後的事情;她隨母親回到了吳慶那裏,做了受人委屈的四姨太。二姨太控制家族,將安梅的小弟做了自己的兒子。二姨太背後作祟,令母親受辱;安梅發現母親在春節前兩天自己服毒,以便爭寵。在葬禮上,她和小弟強迫吳慶,爭取尊嚴。當二姨太試圖質疑他們時,安梅打碎了假冒珍珠項鏈,揭示了她的殘忍和控制。這使得二姨太有所醒悟。吳慶不得不被迫照做。聖克萊爾·鶯鶯講述了第壹任風流丈夫是如何拋棄自己的,以及美國丈夫的冷淡。鍾林冬講述了她在工廠裏與安梅相遇的故事。
小說的最後章節回到了菁妹那裏。母親渴求找到失散的女兒們。菁妹和父親飛回中國,找到了親人們。她終於完成了素媛的心結。
雖然譚恩美的小說受到廣泛好評,但華裔作家趙健秀對此表示質疑,認爲故事持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認爲華裔都是文盲,[2]編造出個「傳統」小說來。[3][4]華裔導演王穎則很喜歡這部小說,並將其改編爲電影。[5]作家南希·維拉德贊揚稱:「譚恩美在這本小說中的傑出貢獻不是揭露母女之間是如何彼此傷害的,而是她們如何彼此相親相愛,並最終寬容對方的。」[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