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烏干達,美麗之地
烏干達國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啊!烏干達,美麗之地》(英語:Oh Uganda, Land of Beauty)為烏干達共和國的國歌,由烏干達作曲家喬治·威伯福斯·卡科馬作詞作曲。1962年,烏干達脫離英國獨立,該曲即被定為國歌。《啊!烏干達,美麗之地》是世界上最短的國歌之一,因此在公開場合演唱時經常重複唱頌。
歷史
自1894年到1960年代非洲的非殖民化高峰期前,烏干達一直是英國在其殖民帝國中的保護國。[1][2]烏干達獨立前夕,籌組了一個小組委員會為即將成立的國家確立國歌[3],並舉行一場全國性比賽,其對國歌的標準是「簡短、原創、莊嚴、讚美並展望未來」。[4][3]
最終,由喬治·威伯福斯·卡科馬創作的歌詞和曲調於1962年7月入選[3],他在作曲前一天晚上透過烏干達廣播電台得知小組委員會對目前為止收到的參賽作品均不甚滿意[3],於是在一天之內寫出《啊!烏干達,美麗之地》,並成為入選的4首作品之一。[5] 1962年,烏干達脫離英國獨立,《啊!烏干達,美麗之地》被正式採用為國歌[4][6],並在同年10月9日的獨立慶祝活動上首次公開播放。[1][5]
卡科馬隨後於2008年起訴烏干達政府,聲稱其在作品被採用後並未獲得足夠的報酬,因此有權收取超過40年的版權使用費[5][7],並表示政府僅給予他2,000烏干達先令作為「謝禮」[5][7],在2008年相當於不足1英鎊[7],而卡科馬在烏干達上訴法院於2019年駁回此案前去世(1923年7月27日-2012年4月8日,88歲),法院認為《啊!烏干達,美麗之地》的版權歸屬於烏干達政府而非作曲者個人。[5]
歌詞
英語[4][8] | 盧干達語[9] | 史瓦希利語 |
---|---|---|
I |
I |
I |
結構
《啊!烏干達,美麗之地》全曲共有8個小節[註 1][14][15],與日本國歌《君之代》並列為世界上最短的國歌[16],《世界國歌》(National Anthems of the World)一書的編輯邁克爾·布里斯托(Michael Bristow)和英國音樂家菲利普·謝帕爾亦認為烏干達國歌是全球最短的國歌[17][18][19],因此《啊!烏干達,美麗之地》在國際足球比賽等公開場合演唱時,多會被重複唱頌。[14][20]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