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1901—199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商承祚(1902年3月7日—1991年5月12日),字錫永,號駑剛、蠖公、契齋,廣東番禺人,中國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金石篆刻家、書法家。早年師從羅振玉[1],研究甲骨文,曾任中山大學教授。晚年罹疾,行為怪異。著有《殷契佚存》、《殷虛文字類編》等。
出身書香門第,父親商衍鎏為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探花。自小酷愛古器物、古文字。
1921年起師從羅振玉研究古文字。1922年就讀北京大學研究所研究生,同年結識一生摯友容庚。1923年出版中國最早的甲骨文工具書《殷虛文字類編》,受到羅振玉和王國維讚賞,一舉成名。1925年南京東南大學任講師。1927年受顧頡剛之邀出任中山大學教授,1929年繼顧之後任該校語言歷史學研究所代主任。1930年7月辭職,轉北京多所大學任教。
抗日戰爭爆發,隨金陵大學內遷,又在齊魯大學、重慶大學、重慶女子師範大學等校任教。
1948年回到中山大學文學院語言學系任教,直至去世。1965年12月和1973年5月兩次將所藏陶瓷類文物22件無償捐獻故宮博物院。
商承祚有二子一女,長子商志馥,曾任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為中山大學圖書館學系創辦人之一兼副系主任;次子商志𩡝,為中山大學教授、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有一女商志男。又有弟子孫望。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