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同(Silas Aaron Hardoon,1851年6月—1931年6月19日)[1],19世紀末、20世紀初上海的一位猶太裔房地產大亨。
1851年6月哈同出生於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管轄下的巴格達城一個貧窮的猶太人家庭,原名סאלח חרדון(Sileh Hardoon) [2][3]。1856年隨父母遷居印度孟買,並加入英國籍。他在那裡就讀於大衛·沙遜資助的慈善學校。1872年隻身東來香港,第二年轉到上海,在沙遜洋行供職,擔任收租員和守門人。1886年與一名中法混血,篤信佛教的煙花女子羅迦陵結婚。
哈同在房地產領域很快展現其經營天才,1887年擔任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1898年又改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1901年脫離沙遜洋行獨立創辦哈同洋行,專營房地產業。
哈同在開發經營"上海的第五大道"——南京路時獲得巨大成功(他占有南京路地產的44%),他出資60萬兩白銀用鐵黎木鋪設了部分南京路,此舉不僅提高了其在上海的知名度,更使其在南京路的房地產大為增值,成為上海最富有的富翁之一。
1904年開始在靜安寺路購地300畝,花費70萬兩銀元興建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園愛儷園(哈同花園),是典型的中國式園林。哈同熱衷於中國古典文化,還在園內創辦了倉聖明智大學。
哈同與其妻羅迦陵(Liza Roos,1864–1941)在杭州西湖的孤山平湖秋月附近通過養子羅友良名義購入了大片土地,於1919年建成了園林建築,稱為「羅苑」。1927年國民革命軍占據羅苑為第二十六軍政治部留守處。1928年國立藝術院成立,以1銀元租賃羅苑作為校址。現為平湖秋月景點的一部分。[4][5]
哈同夫婦沒有親生子女,由哈同領養了11名外國孤兒為養子女,羅迦陵領養了9名中國孤兒為內侄子女。1931年6月19日,哈同在愛儷園病故,留下高達一億七千二百萬元或$150,000,000的巨額遺產[6],僅羅迦陵繳納的遺產稅就達1800萬元。1941年羅迦陵也去世,但因夫婦二人留下的遺囑有很大出入,引發曠日持久的哈同遺產案。1954年,中共政府徵用了愛儷園,建造中蘇友好大廈(今上海展覽中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