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詹姆斯·埃德溫·皮布爾斯(英語:Phillip James Edwin Peebles,1935年4月25日— ),出生於加拿大溫尼伯,加拿大-美國物理學家和理論宇宙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阿爾貝特·愛因斯坦榮譽科學教授。[1][2]自從1970年以來,他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領先的理論宇宙學家。在這期間,他主要對原始核合成,暗物質,宇宙微波背景和結構形成等領域做出了理論貢獻。他的三本教科書(物理宇宙學,1971年;宇宙的大尺度結構,1980年;物理宇宙學原理,1993年)已經成為這些領域標準的參考文獻。2019年,他與迪迪埃·奎洛茲、米歇爾·麥耶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生平
皮布爾斯在曼尼托巴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1958年,他離開了曼尼托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在那裡獲得博士學位,導師是羅伯特·H·迪克[3];之後,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都留在了普林斯頓。
學術貢獻
皮布爾斯對大爆炸模型做出了許多重要貢獻。在喬治·伽莫夫, 拉爾夫·阿爾菲和羅伯特·赫爾曼預測微波背景輻射近二十年之後,他與羅伯特·迪克等人解釋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大爆炸的印記。
除了在大爆炸核合成,暗物質和暗能量等領域做出重大貢獻,他還是1970年代宇宙結構形成理論的研究先驅。皮布爾斯做了大量工作使得物理宇宙學成為嚴肅的、定量的物理學分支。他的邵逸夫獎授獎詞說 "他為宇宙學中幾乎所有的現代研究奠定了基礎,包括理論和觀測,將一個高度猜測性的領域變成了一門精密的科學"。[4]
皮布爾斯長期以來對基本理論提出了許多創新,這些想法被以後的科學家廣泛研究。例如,在1987年,他對於早期宇宙的演化提出了原初等曲率重子模型[5];在1970年代初,他對暗物質問題的建立做出了貢獻[6]
皮布爾斯還提出了關於星系形成穩定性的歐斯垂克–皮布爾斯判據。
榮譽
獎項
- 愛丁頓獎章 (1981)
- 丹尼·海涅曼天體物理學獎 (1982)
- 皇家學會會士 (1982)
- 亨利·諾利斯·羅素講座 (1993)
- 布魯斯獎 (1995)
- 奧斯卡·克萊因紀念講座 (1997)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1998)
- 格魯伯宇宙學獎 (2000)
- 哈維獎 (2001)
- 邵逸夫獎 (2004)
- 克拉福德獎 (2005)
- Hitchcock Professorship (2006)
- 狄拉克獎 (2013)
- 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9)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物
- 小行星 18242 皮布爾斯星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