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司馬恢之(?—400年代),字季明,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曹魏中郎司馬進的後裔,東晉都督兗、青、冀、幽并揚州之晉陵、徐州之南北郡軍事,領鎮北將軍、兗青二州刺史、假節、譙敬王司馬恬第二子[1],晉朝宗室、官員。
隆安二年(398年)九月,會稽王司馬道子任命司馬恢之為驃騎司馬、丹楊尹,率領兵馬作為自己的援兵。九月乙巳(398年10月12日),桓玄在白石大敗晉軍,隨後與楊佺期進兵橫江,司馬尚之敗退,司馬恢之率領的水軍全軍覆沒[2][3][4]。
隆安五年六月甲戌(401年6月27日),孫恩從海上攻至丹徒,有士兵十餘萬人,樓船一千多艘,東晉政府大為震動。六月乙亥(401年6月28日),朝廷派冠軍將軍高素、右衛將軍張崇之駐守石頭城,輔國將軍劉襲柵斷淮口,丹楊尹司馬恢之戍守南岸,冠軍將軍桓謙、輔國將軍司馬允之、游擊將軍毛邃守備白石,左衛將軍王嘏、領軍將軍孔安國屯兵中皇堂。徵召豫州刺史、譙王司馬尚之守衛京師[5][6]。
元興元年(402年),桓玄進入京城後,將司馬恢之和他的弟弟司馬允之流放到廣州[7],在路上將他們殺害[8]。晉安帝復位後,追贈司馬恢之為撫軍將軍[9][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