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南運河(英語:Tainan Canal)為一條圍繞臺南市五期重劃區、連接臺南市區與安平港間的運河。19世紀初期所闢之古運河於日治時期淤塞,又另闢今日所見的臺南運河。
清治時期道光三年(1823年),曾文溪改道入台江而遂漸淤積使其失去通航水運之便,臺南三郊僱工開闢運河,為府城對外水路交通要道。至日治時期明治36年(1903年)8月因洪水導致曾文溪及鹽水溪氾濫,舊運河潰堤且淤積,於是後來有了開闢新運河的計畫。
今日古運河舊址位於臺南市安平區安平路406巷至安北路100巷間綠帶,於100多年前因颱風淤積後失去了海上運輸的功能,之後古運河兩側廣植樹木,已為供休閒的綠色隧道[1]。
大正11年(1922年)4月16日安平港至永樂町間的新運河工程開工,位於古運河的南側(即今日所見的臺南運河),隨後在大正15年(1926年)3月竣工,並於4月25日舉行開通式。新完工的運河為臺灣總督府技師松本虎太所設計,長3.782公里,河面寬37公尺、河底寬27.3公尺,退潮水深1.8公尺[2],主要用途取代已不能航行的舊運河,讓外海船隻能循水路直抵臺南市中心,帶動市區繁榮。
運河在安平及臺南市區各設有船渠,以容納舟船停靠,市區者俗稱為「運河盲段」,1980年代填平並興建中國城商場(已於2016年拆除),然而隨著安平港日漸淤積、以及運河架橋使船隻無法通過,民國63年(1974年)因安平舊港封淤,政府另擇安平港南方2公里的「鯤鯓湖」營建新港(安平商港),加上高雄港競爭,運河遂轉型為觀光用途,每年端午節亦在此河(安億橋至承天橋段)舉行龍舟競賽。
安億橋下河底步道2009年1月完工,2009年1月24日開放。
新運河開闢時,原計畫自安平船溜,另開闢一運河沿湯匙山及灰窯尾東側,連接洋行區的洋河運河(今王城路、安北路196巷間),但後來並未完成。亦有人稱之「灰窯尾運河」。
2008年前,許添財市長任內推動安平歷史水景公園,其中的「湖港打通工程」拆除橡膠工廠,使得運河與水景公園(洋行區)相連,大致完成昔日構想。但洋河運河失已去航運功能。
現今臺南運河及安平港圍成孤島五期重劃區,藉由十二座橋樑連結安平舊社區及臺南市區,由西北方順時針方向依序為安億橋、承天橋、望月橋、臨安橋、新臨安橋、金華橋、新南橋、永華橋、安工四號橋、樂利橋、健新橋、安平新港橋(位於安平港區內,未對外開放)[3]。另有漁光橋(與安平港區「安平跨港橋」共構)橫跨安平港支航道,連接五期重劃區與漁光島(三鯤鯓)。
運河星鑽為臺南市政府近年所規劃的都市更新計畫,位於舊造船廠,今金城國中、新南國小舊址。依照計畫,金城國中、新南國小將配合遷校至五期重劃區。為解決聯外交通,運河上面新添橋樑2座-新臨安橋、金華橋。全案預計收益40億新臺幣[4]。
由立驛國際負責營運,提供3種航線,『河樂廣場(金色流域)』途經6座橋樑、『安平港內航線(港區)』為假日限定,行經安平燈塔、億載金城、德陽艦、漁光島等景點,『運河全航段(港區+運河)』則是 2 個願望一次滿足。[5]
大正15年(1926年)配合運河開通式,媽祖遶境盛大舉行,轟動全島。同年4月18日《臺南新報》記載:「鎮南媽祖遶境,臺南市大天后宮之「鎮南媽祖」。每年於農曆三月十五、六兩日間。出巡遶境。是其舊例。今以運河開通式故。欲贊助其盛舉。乃改為早一日。即十四、五日也。經定十三日午前十一時。執行大祭。翌朝迎神賽會。董事石秀芳[a]氏。目下極力奔走。鼓舞種種團體。屆期盡出燦行。務臻美備。毋令他人笑我拙也。當時媽祖巡行全市,為配合陣容,臺南工商會動員各團體熱烈參加,各町派出所管內各廟,也組隊共襄盛舉,各種團數達五十番,計人員一萬五千人,臺南鐵道部團有詩意藝閣十臺,北管二組,又有布商團、金銀商團、雜貨商團詩意各四臺,其中皮鞋商團三臺行色最壯,其餘各商團亦有一臺音樂一組,商團旗百幅以上。隊列遊行,蜿如長蛇,須開兩小時才能通過,是日市上觀者往來絡繹,萬人空巷,接道為之擁塞。」[6],後衍生「臺南媽祖開運河」俗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