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稻江靈安社,又名台北靈安社,創建於西元1871年,是臺北地區歷史悠久的北管子弟軒社[1][2],擁有多件歷史久遠的神將,並致力於北管、陣頭文化推廣。2022年該社保存之「謝、范二將軍老祖神將」、「文、武二判官神將」、「霞海城隍老祖」、「西秦王爺大王」被指定為臺北市一般古物[3][4];2015年獲第19屆台北市文化獎[5][6]。
歷史
台北稻江靈安社的成員多為當地居民,西元1871年,為了配合台北稻江霞海城隍老爺的祭祀活動,大稻埕地區從商的信徒們集資,赴大陸福建福州聘請匠師恭塑謝、范二將軍神將,組成靈安社[2]。台北靈安社同時也是臺北五大軒社(靈安社、共樂軒、平樂軒、德樂軒、金海利)之一[7][8]:212,更是稻江八大軒社(靈安社、平樂社、共樂社、新樂社、保安社、雙連社、明光樂社、清新樂社)之首[9],參與臺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夜訪出巡活動[7]。
台北稻江靈安社擁有多件歷史長久的神將與神像,靈安社的謝必安、范無救二將軍是北臺灣開光最久的神將,平日供奉於臺北霞海城隍廟內[10]。還有台北靈安社霞海城隍老祖,是先民在1821年攜帶渡海來臺祭祀之神尊;西秦王爺為北管福路派供奉之祖師爺,也是靈安社鎮殿神像,在清光緒年間從福建恭請來臺[11]。2011年台北靈安社神將陣頭由臺北市政府登錄為臺北市民俗類文化資產;2022年台北稻江靈安社的「謝、范二將軍老祖神將」及「文、武二判官神將」、「霞海城隍老祖」、「西秦王爺大王」被指定為臺北市一般古物[3][4]。2023年1月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為臺北市傳統表演藝術「北管」保存者,台北靈安社是目前全臺唯一有神將、北管、古物三者兼具的保存者[12]
技藝傳承
台北靈安社也透過多種方式推廣北管及神將等陣頭文化,在日治時期及台灣光復後皆有錄製北管戲曲的唱片,在臺灣電視公司開播後也成為第一個於電視臺演出北管戲的軒社。並曾協助拍攝2014年上映的《大稻埕》電影,讓民眾透電影認識大稻埕在地陣頭文化[6]。
過往北管戲曲的演出,女性角色照例都由男性演員反串,但1970年代靈安社首度接受女性前來學習子弟戲[13]。
1986年獲教育部北管傳統音樂類薪傳獎[2][14],2015年獲第19屆台北市文化獎[5][6]。
2021年開始,無館先生教學,只有掛名北管老師無實質教授,目前由吳總幹事基礎教學及團練,加入北管團練多時,會要求加入會員,並繳交會費,已由原本免費入會,後續要求收取500元會費,之後再調漲至1000元會費,不繳費視同退會並不得加入團練。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