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巨龜(學名:Archelon ischyros),又名恐龜、帝龜、古海龜,模式種為「不朽古巨龜」,其學名Archelon出自希臘語,意思是「烏龜中的帝王」,是一屬已滅絕的巨型海龜,牠棲息於7000萬年前的中晚白堊紀的西部內陸海道,是當時的北美洲中央的一塊巨大的淺海區域[1]。古巨龜是史上最大的龜類之一,其平均體長為4.1米(13.5呎)、鰭狀肢間距4.9米(16呎)、體重可達2.2 t(2.2 long ton;2.4 short ton),龜甲上有2.5或5 cm(1或2英寸)的脊骨凸起,
古巨龜在晚白堊紀的數量非常之多,牠們擁有一個邊緣鋒利的喙,沒有牙齒,像一把磨光過的V形剪刀,能輕鬆切割水母、魷魚等表皮黏滑的海洋動物,也能切割漂浮在海面上的動物屍體、藻類植物,比牠小的各類海洋生物均能成為牠食譜的一部份。
除了在海床上冬眠以外,古巨龜在淺海就能自給自足的滿足一生需要,所以幾乎不會潛入到深海水域。和現代海龜一樣,古巨龜還會趁陸地是一片黑夜之時,爬上沙灘、迅速產卵並將其掩埋。
古巨龜並沒有現代海龜的「純骨甲」,只是把「長出體外的肋骨」和「肋骨之間的膠質皮層」組合成一塊龜甲,在這塊龜甲上可能還覆蓋着一些皮革表層或角質層來加固,不過,這依然導致牠的龜甲太軟、有太多孔隙、防禦力有限,同樣棲息於西部內陸海道的大型滄龍超科、白堊尖吻鯊和劍射魚均能以古巨龜為食物來源。古巨龜屬於生態位的中層,也能反向捕食頂級掠食者的幼體[來源請求]。在白堊紀末滅絕事件發生時,古巨龜並沒有跟隨滄龍、翼龍、菊石一起迅速滅亡,其滅絕的真正原因可能來自於內陸海道的限縮、卵與幼體被更小的海洋動物捕食、以及驟降的氣溫所致,在古近紀初期因為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而滅亡。
最大的帝龜化石是於1970年代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的皮耳頁岩發現的,其長度可達460 cm(15英尺)、兩鰭肢之間寬400 cm(13英尺)、重量3噸。1970年代的這具化石曾被認為是地球最大的龜類,直到後來地紋駭龜被發現才打破牠的記錄。古巨龜因為沒有實體的龜甲,在以往被認為是現存稜皮龜的近親物種,但現今的研究表明:包括古巨龜在內的原蓋龜科的所有物種均屬於「獨立於現存海龜之外」的演化支,不僅和棱皮龜無關、和現代所有海龜類都不存在著進化關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