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時(reaction time,簡稱RT)是心理學中最常用的反應變量之一,它不是指執行反應的時間,而是指刺激施於有機體之後到明顯反應開始所需要的時間,即刺激-反應的時間間隔。任何心理活動都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幾乎所有的心理學研究,都可以應用反應時的原理和方法。反應時相關研究推動了認知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的發展。[1]

相關實驗

內隱聯繫測驗

內隱聯繫測驗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是一個基於反應時的對相關的兩概念間聯繫緊密程度的一種測量。在實驗任務中,被試需要對代表目標概念,諸如種族(白人、黑人),的詞語或圖片,和具有積極或消極性價的屬性概念做出歸類(通常是電腦屏幕左右方所提示的兩個類別)。每個目標概念的類別將分別與積極或消極的屬性概念相配對。對一種配對的更快的歸類則表明該配對具有更強的聯繫或更容易被歸在一起(例如,更快地對狗的概念與積極的概念的配對做出歸類),因此就對此概念(狗)持相似的積極或消極的態度。

斯特魯普效應

斯特魯普效應,是由美國的實驗心理學家約翰·萊德利·斯特魯普於1935年提出的效應。實驗中,將一個顏色的名稱(例如「藍色」、「綠色」、「紅色」、「橘色」)以不是它所代表的顏色顯示時(例如文字「紅色」以綠色油墨顯示,而非紅色油墨;或是文字「橘色」是以藍色油墨顯示而非橘色油墨),對比於文字及其顏色一致時,前者必須花較長的時間來辨識文字的顏色,而且辨識過程也更容易出錯。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