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林斯卡學院(瑞典語:Karolinska Institutet)又譯卡羅琳斯卡學院、卡羅琳學院或卡羅琳醫學院,是一所醫學大學,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郊外的索爾納市,建立於1810年。卡羅林學院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中,是最大的一所單一醫學院,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有威望的醫學院之一。學院中有一個委員會,專門負責頒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卡羅琳學院 | |||
---|---|---|---|
Karolinska Institutet | |||
老校名 | Kongl. Carolinska Medico Chirurgiska Institutet (1817-1968) | ||
校訓 | Att förbättra människors hälsa(瑞典語) 增進人類的健康 | ||
創辦時間 | 1810年 | ||
學校類型 | 公立、醫學大學 | ||
捐贈基金 | 576,1億歐元(2010) | ||
預算 | 6.2億瑞典克朗[1] | ||
校長 | Karin Dahlman-Wright | ||
職工人數 | 4,976(2014)[1] | ||
學生人數 | 5,978(全日制,2014)[1] | ||
博士生人數 | 2,071(2014)[1] | ||
校址 | 瑞典斯德哥爾摩省索爾納市 59°20′56″N 18°01′36″E | ||
校區 | 索爾納(本校)和胡丁厄市 | ||
代表色 | KI Plum | ||
隸屬 | 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LERU) | ||
網站 | www | ||
|
與學院合作的卡羅林大學醫院,是瑞典最大的研究訓練中心之一,主導了全國30%的醫學訓練與40%的醫學學術研究[2]。除此之外,這所學院也是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的成員[3]。
校名由來
卡羅琳學院建立於1810年到1811年之間,當時是一所陸軍的外科訓練中心。原來的校名是「醫學外科學院」(Mediko-kirurgiska Institutet)。1871年,又將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軍隊的名字「卡爾軍」(Karoliner)加上,使校名成為「卡羅琳醫學外科學院」(Karolinska Mediko-kirurgiska Institutet)。到了1922年,才改成現今所稱的「卡羅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
著名人物
- 永斯·貝采利烏斯(Jöns Jakob Berzelius,1779年—1848年)為學院教授,他建立了現代化學命名法,是現代化學之父之一。他發現了許多化學元素,包括矽、硒、釷與鈰。
- 卡爾·莫桑德(1792年—1858年)是貝采利烏斯的學生,也是其後繼者。化學家,發現了鑭、鉺與鋱。
- 古斯塔夫·雷齊烏斯(1842年—1919年)於1877年到1890年擔任教授,解剖學家。
- 卡爾·梅丁(1847年—1928年)於1883年到1914年擔任教授,小兒科醫師,以研究小兒麻痺症著名。
- 菲爾·埃德曼(1916年—1977年)化學家,1946年成為醫學博士,著名的研究是一種稱為埃德曼降解的化學反應。
- 拉斯·雷克塞爾(1907年—1986年)醫學家,發明放射線外科手術與伽瑪刀。
- 2015年:托馬斯·林達爾
系所與研究機構
索爾納校區
卡羅琳大學醫院與丹德呂德醫院——北卡羅琳學院
胡丁厄(Huddinge)校區與瑟德(Söder)醫院
卡羅琳醫學院「劉鳴煒再生醫學中心」
2015年2月3日獲華人置業集團主席劉鳴煒捐贈五千萬美元(逾三億八千萬港元),在香港成立瑞典以外首個再生醫學中心,進行心臟衰竭、肝臟疾病及腦退化三領域的科研,重點研究包括以幹細胞技術重建受損組織。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