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窗
中文期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風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份時事政治類綜合雙周刊雜誌,由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主管,立場中間偏左,在政治、經濟及思想學術領域具有廣泛閱知率。讀者以政府機關、學術機構和大型企業的中堅力量最為集中,在中國內部發行量最大(單期近66萬)的政經新聞雜誌,在中國報刊零售市場上、以及公務、科研和公司等機構訂閱,實現了雙向全覆蓋,這也是中國的新聞類雜誌中獨一無二的。[1]
![]() |
名稱
「南風窗」是1980年代在廣東省興起的時髦語,意指廣東人在南方的英屬香港有親戚,香港親戚的慷慨接濟就是「南風窗」,比如香港親戚背着電視機回鄉下送親等。[2][3]
刊物歷史
南風窗雜誌創刊於1985年4月,總部位於廣州,發行覆蓋全國,隸屬於中國第一大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雜誌社團隊當時提出以改革的方式來辦刊,不要求政府進行財政供養,以至於第十二期因沒有印刷費而無法發行[4]。
時任社長陳中為雜誌確立了目前的辦刊口號:「為了公眾利益」。
設立了名為「調研中國」的大學生社會調查獎學金。鼓勵在校大學生進行實地調查和社會實踐,並幫助完成調查的大學生發表調研報告。
- 改為目前的雙周刊出版周期。
- 自2008年以來,南風窗雜誌社凝集資源,致力於轉型成為一家研究型的立體傳播機構,其編輯記者、核心供稿人大多來自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院校和研究機構,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並設立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品牌傳播研究中心等研究部門,與知名學術機構開展合作,為政府、企業提供有價值的研究報告。
- 2011年,時任社長陳中因所謂「把關不力」被免職。主要起因為該社時任主筆趙靈敏採訪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唐啟華後撰寫的《中國要崛起,必須告別革命外交》[5]。一文有「政治導向錯誤」。趙靈敏也因此被免職。後由陳學工接任社長,引進了現在的主筆石勇和李北方。
- 2012年,雜誌在陳中免職事件後全面改版,立場也由中間偏右轉向中間偏左。成立了研究部,主管「調研中國」項目和為企業等單位進行定製出版工作。增設「全球思想家」欄目,與Project Syndicate合作,授權發表國外研究機構(如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學者撰寫的文章。
- 2013年,總編輯李桂文主導下出版了該社的文章選集《中國這十年(2003-2013)》,總編輯在序文宣稱此書旨在全面總結已經過去的「胡溫十年」政治周期中中國社會的轉型與變革。
- 2013年南周新年獻詞事件後,作為南方報系分支的《南風窗》也由自由派傾向轉向保守化,尖銳批評體制的聲音迅速弱化,刊登的姚洋、張頤武等體制內人士的文章增加,自由派人士的文章占比減少、被邊緣化。
海外評價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