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 (蒙自)
中國雲南蒙自的一個湖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湖,舊稱草湖,又稱泮池、學海,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中心城區,圍繞其建有南湖公園。占地總面積約41萬平方米,水面面積32萬平方米,蓄水量45萬立方米。
南湖原為一片窪地,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始修浚成湖,歷經幾百年引水疏浚、壘山造林、築堤修亭,逐漸發展為蒙自的著名景觀,素有「滇南明珠」、「小西湖」之譽。中堤縱貫湖面南北,將南湖一分為二,東稱學海(亦稱「小海」、「小南湖」),西稱大南湖。湖中亭台樓閣相映成趣,菘島、軍山等人工小島屹立其中,著名的瀛洲亭位於湖東,是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南湖也是傳說中過橋米線的發源地。
名稱
根據《蒙自縣誌》,「南湖位於舊城南門外,故名。」[1]:552
歷史沿革
景觀

菘島為一人工小島,建於民國廿二年(1933年),是由當時駐蒙自的滇軍獨立第2團團長李菘率全團官兵堆壘而建,並以其名命名,以茲紀念。[2][3]島上建有軒、榭,並立有修浚南湖紀念標。紀念標後毀於文革[1]。

軍山建於1933年,與崧島同為滇軍獨立第二團團長李菘率部隊壘成。建成初時於山前建有半月池、翠華亭。[1]:553民國廿三年(1934年),於山腳立軍山碑,碑文由李菘撰書[1]:854。

瀛洲亭位於小南湖(南湖東景區),為一為木結構六角攢尖頂樓閣式三層重檐亭,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時任知縣王來賓所建。[1]咸豐八年(1858年)毀於兵燹。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建,更為現名。[4]亭與三山相對,其間間隔水田一方。康熙《蒙自縣誌》載:亭擬筆,田擬硯,山擬筆架,湖水擬墨池,成「三山毓秀」之景。為舊時蒙自十二景之一。[1][2]瀛洲亭現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4]。
人文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