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集中營(德語:Konzentrationslager Warschau,簡稱 KL Warschau 或 KZ Warschau)是一組相互關聯的德國納粹集中營(其中包括一座滅絕營)的總稱,位於被德國占領的波蘭首都華沙。
帕布斯特計劃
根據納粹的帕布斯特計畫 ,華沙將成為德國的一座模範城市。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該城的猶太人被聚集在華沙隔都,最終被移出該城,大部分被處決。 納粹計劃的下一步是殺害該市的波蘭人口。波蘭人隨即成為圍捕政策(łapanka)的目標:納粹會封鎖一條街道,企圖隨意拘留大量平民。 1942年至1944年間,華沙每天約有400名此類圍捕的受害者;被拘留者首先被轉移到華沙集中營監禁。
成立日期
華沙集中營(KZ Warschau)的最早官方記述可追溯至1943年6月19日,該稱謂用於指代在華沙隔都廢墟中建立的集中營。 然而, KZ Warschau一詞同樣被用來描述更早建立的類似集中營。不論如何,一般估計華沙集中營從1942年秋天開始運作,直至華沙起義為止 。 集中營的首任指揮官是黨衛隊上級突擊隊大隊長威廉·戈克 ,他曾在毛特豪森-古森集中營擔任倉庫管理員。除了種族滅絕的目的外,該集中營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勞力清理被夷為平地的華沙隔都廢墟,並最終將該地區變成一座規劃中的黨衛隊休閒公園。
華沙集中營建立的確切日期仍然未知。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該集中營是根據黨衛隊上級集團長奧斯瓦爾德·波爾的命令,於1943年6月11日成立的。然而包括波蘭國家記憶研究院法官及歷史學家瑪麗亞·什欽斯卡[1]在內的許多人聲稱,華沙集中營在1943年4月華沙隔都起義之前已經開始運作:1942年10月9日,黨衛隊頭目海因里希·希姆萊發布了一道命令,其中就華沙隔都的人口有如下聲明:「我已發布命令,要求所有只是從事裁縫、皮草或造靴子工作的所謂兵工廠工人到最近的集中營聚集——也就是華沙和盧布林 。」
組織
在1986年Deutschland KL出版的《Atlas zur deutschen Zeitgeschichte 1918-1968》中,華沙集中營被指定為Hauptlager (「主營」),因此它具有與達豪集中營相同的地位。[2]除德國人和德意志裔人以外,警衛中還包括來自特拉夫尼基集中營的烏克蘭人和拉脫維亞人。
該集中營由位於華沙不同地區的六個小部分組成。所有部分由鐵路相連,受統一組織、統一指揮。營區按啟用時間順序列出如下:
- 科沃(Koło)——地區的納粹集中營,原為1939年納粹德國俘虜波蘭士兵的戰俘營。這部分集中營仍然存在爭議,因為當地居民聲稱瑪麗亞·什欽斯卡誤把「drewniane Kolo」住宅項目的建築物認作了集中營。
- 華沙火車西站附近的滅絕營(這部分仍然很有爭議);
- 蓋夏街(Gęsia, 今阿涅萊維奇街)集中營,原為勞動營,位於蓋舒夫卡的隔都舊址 ;
- 位於諾沃里皮耶街(Nowolipie)的外國猶太人集中營;
- 隔都舊址姆拉諾夫斯基廣場(Muranowski)附近的博尼夫拉特斯卡街(Bonifraterska)集中營;
- 帕夫亞克監獄,位於帕夫亞街(Pawia),曾為蓋世太保監獄 。
全部集中營的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有119座專門建造的營房,用於容納約9000名囚犯。營地設施還包括幾座焚屍爐 。
- 威廉·戈克 (1943年6月-1943年9月)
- 尼克勞斯·赫伯特 (1943年9月-1944年7月)
- 威廉·魯珀特
共產黨監獄營
1945年1月蘇聯占領華沙之後,集中營的遺蹟被用作戰俘營;此外,直到1954年該集中營都被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和波蘭公安部用於拘留「人民權力的敵人」政治犯;最後一批囚犯於1956年離開。該地曾是規模僅次於莫克圖夫監獄的波蘭第二大監獄 。 [3]
參見
- 反波蘭情緒
- 納粹對波蘭民族的罪行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波蘭境內的納粹集中營
- 蓋舒夫卡
- 納粹集中營列表
- 威廉皇帝人類學,人類遺傳學與優生學研究所
-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
註解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