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條時氏(日語:北条 時氏/ほうじょう ときうじ Hōjō Tokiuji,1203年—1230年7月29日)是日本鎌倉時代前期北條氏一門,鎌倉幕府第3任執權北條泰時的長子。雖然是嫡子,但是由於早死未能承襲執權一職。
建仁3年(1203年),時氏作為北條泰時(後來成為第3任執權)的長子出生[4]。
承久3年(1221年)爆發的承久之亂中,時氏與父親泰時前往東海道[2][3],並且在5月21日率領18騎初次參軍[5]。6月14日,時氏在朝廷軍頑強的抵抗下,加上幕府軍遭遇宇治川急流的情況下,仍然成功渡過宇治川立下戰功[3][6]。
貞應3年(1224年)6月,時氏父親泰時獲任命為第3任執權而返回鎌倉,時氏則接替其北方六波羅探題的職務,前往京都赴任[2][3]。
嘉祿3年(1227年)4月20日,時氏獲任命為修理亮[2][註 1],及後在安貞元年(1228年)成為若狹守護[2],將來很大機會成為第4任執權[3]。
時氏在任六波羅探題期間,作為京都的治安管理者,成功解決承久之亂後治安不佳的亂況。另外,由於他本身是得宗家嫡子,因此他亦曾經擔任主導南北兩探題的執權探題[7]。
寬喜2年(1230年)3月28日,時氏在任六波羅探題期間病倒而返回鎌倉[2][8]。按《六波羅守護次第》記載,時氏是在前往鎌倉期間於宮路山(現愛知縣豐川市)病發。
時氏接受各種治療和祈福後情況未有好轉,最終於6月18日先於其父親死去[8][9],享年28歲[8][9],與3年前被暗殺的弟弟北條時実同日去世[8][10]。翌日,下葬於大慈寺附近的山麓[8]。
泰時對於身為其後繼者的時氏死去,感到悲傷[10][11],而且按《明月記》6月29條記載,當時在關東為了悼念時氏死去,數十人因而出家。後來,由時氏的長子北條經時接任成為第4任執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