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船隊衝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沙船队冲突


加沙船隊衝突發生在2010年5月31日的地中海上,以色列海軍部隊在公海襲擊了6艘載有國際活動者的船隻,此船隊名為「自由加沙船隊」[4],這些國際活動者計畫突破以色列加沙封鎖以運送人道救援物資到當地。據以色列消息來源,加沙艦隊拒絕改變航向至阿什杜德港後,以色列的海軍部隊開始登船,之後以色列強迫船隊航向阿什杜德港並扣留了船上所有的乘員與援助物資,以色列承諾會將檢查過的非違禁援助物資送往加沙[5]

事实速览 加沙船隊衝突, 位置 ...
加沙船隊衝突
藍色馬爾馬拉號
位置地中海上的公海,在加沙西北部
日期2010-05-31
04:00[1]UTC+3)
死亡10名船隊乘員[2]
受傷60名船隊乘員和10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3]
关闭

在懸掛葛摩旗幟的藍色馬爾馬拉號船上,有9名乘客遭登船以軍殺害,另1名重傷乘客昏迷4年後不治死亡。[2]在衝突中有60名船隊乘員和10名以色列國防軍軍人受傷。[6][7]

以色列聲稱,其士兵遭小刀和金屬條伏擊,還被奪走手槍。[8]國際之間強烈批評以色列的行動,並為死傷者深感遺憾,要求調查衝突經過。聯合國安理會也譴責此次事件至少造成10名平民死亡並有多人受傷,並呼籲要迅速公正的調查衝突[9]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稱這次事件為正當防衛[10]。以色列表示將釋放50名乘客和船員,其餘629名拒絕透露身份者則被監禁[11]

背景

這支船隊是由土耳其愛爾蘭美國瑞典希臘的六艘船組成的,又稱「自由加薩船隊」。主要從事人道救援,包括建築材料,如以色列所列為「違禁品」的水泥。前往加沙地帶違反了加沙封鎖。船員及乘客包括全世界的學者和報界,尤其是瑞典德國英國。船隻由非政府組織所租借和擁有,非政府組織包括了人道救援組織「自由加薩運動」。[12]

這是自由加薩運動第九次派遣船隊對加薩展開人道援助。五艘船艦原本持有許可,但由於2008年-2009年的加薩戰爭以色列國防軍因而封鎖加薩。

此次的救援是自由加薩運動規模最大的一次救援。船上除了載了10,000噸的救援物資,還有一些記者、國會議員和700名巴勒斯坦激進主義分子。乘客中包括獲得1976年諾貝爾和平獎北愛爾蘭梅里德·科里根·麥奎爾[3]以色列伊斯蘭運動首領拉伊德·薩拉赫[13]大多乘客是土耳其公民[14]也有部分來自阿爾及利亞澳大利亞比利時巴西加拿大德國希臘愛爾蘭以色列科威特馬來西亞挪威荷蘭巴勒斯坦波蘭塞爾維亞西班牙瑞典英國美國

以色列政府發言人表示,船隊僅應在已經肅清巴勒斯坦激進主義分子的阿什杜德停泊。以色列官方亦要求各界在未受禁令的港口進行保安檢查後才調往卡薩[15]。外國人將會被遣送出境,或,如果他們不同意遣送即予以逮捕。[3] 船上的運動份子多次聲稱,他們不會因為海軍攔截他們船隊的暴力行為而下船。[16] 一名埃及人也願協助轉移對加沙人民進行人道物資援助,可是遭到主辦人的拒絕。[17]

該船隊之構成船舶

  • 美國 挑戰者一號[18]
  • 美國 挑戰者二號[18]
  • 希臘 艾爾菲尼亞墨西真號(Eleftheri Mesogeios)[19]
  • 土耳其 藍色馬爾馬拉號(Blue Marmara)[14]
  • 希臘 斯分多尼號(Sfendoni)[19]
  • 土耳其 加薩號(Gzaae)
  • 基里巴斯 海灣Y號(Defne Y)
  • 瑞典 蘇菲亞號(MS Sofia)
  • 柬埔寨 若雪·柯利號(MV Rachel Corrie)

事件引發的衝突

這隻船隊在塞浦路斯政府拒絕與自由加沙運動組織合作,或允許運動份子從其港口啟航後,他們於2010年5月30日由塞浦路斯[3]岸外國際水域開始了他們的行程。塞浦路斯警方聲稱「任何前往加沙的旅隊將不予核准」。[20]這隻船隊在延後兩天後啟航,計劃在周一下午抵達加沙[3] 以色列海軍在5月30日晚間11時,在國際水域岸外200公里(120英里)處初次取得與該船隊的聯絡,並指示該船隊跟隨他們回港,反之即下船。[21]

以色列海軍聯絡了藍色馬爾馬拉號船長,告訴他出示身份,並問及這艘船將前往何處。片刻,兩艘以色列海軍船艇駛至該船隊兩側,可是保持一段距離;同時,一架以色列空軍軍機在空中掠過。[22]

就在事發時, 以色列海軍再次聯絡藍色馬爾馬拉號,警告它已經駛近『海軍封鎖下的敵對區域』;並告知它可以選擇在阿什杜德港靠岸,這些提供的物資可經由『正式陸路路徑』,在運動份子的觀察下送往目的地,過後這些船隻將獲准離開、並回到他們國家的港口。藍色馬爾馬拉號回覆:「否定!否定!我們的目的地是加沙」。[23]

以軍登船

Thumb
2010年5月22日馬爾馬拉號從土耳其伊斯坦堡出航到加薩

該艦隊曾計劃突破加沙地帶的封鎖,儘管以色列建議這些運動份子在阿什杜德港口碼頭和轉移貨物通過那裡。[3] 之後船艦人員沒有理會以色列要求回航的再次警告,來自以色列海軍第13突擊隊的隊員攜帶彩彈槍和手槍[3][22],於國際標準時間4時上船[1],當時他們位於國際水域外的64公里(40英里) 水域。[14]

藍色馬爾馬拉號上的衝突

在藍色馬爾馬拉號上的Press TV記者哈桑賈尼夫表示,當時援助船隊正位於離以色列90海浬的公海上,乘坐著直升機以色列的士兵突然強行降落到甲板上,同時以色列軍艦則由兩側包圍藍色馬爾馬拉號。 在以色列士兵上船後,船上乘員們用手邊的物品奮力地抵擋士兵們的襲擊,然而大多數乘員都只有赤手空拳,以色列士兵卻是全副武裝。接著以色列士兵使用實彈與機關槍射擊乘員與阻止攝影,哈桑賈尼夫親眼看到其他乘員頭部中彈而死,在槍林彈雨中,船上乘員雖然制服了幾個士兵並解除他們的武裝,但最後仍被迫投降,船上所有記錄事件經過的錄影帶等媒體都由以色列士兵收繳,援助物資被扣留,船上乘員則被收押。[24]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 的說法,『藍色馬爾馬拉號』上的運動份子以暴力回應,而士兵聲稱被迫開火自衛。[25]以色列軍方發布了事件發生時的錄像片段,他們聲稱(片段中)顯示了首名士兵在上船後遇襲,並被拋至底層;士兵至少面臨一次拋出的閃光彈燒夷彈;同時,運動份子也毆打其中一名士兵,並企圖挾持他,而其他人則在毆打一些手持金屬棒的士兵。[26]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小組阿維達·雷伯維切少校(Major Avital Leibovich)的說法,運動份子使用手槍、刀子、彈弓棍棒攻擊士兵[27]

一名自由加沙運動發言人對此表示,運動份子們曾經承諾不會做出任何暴力的抵禦行動。「唯一的抵禦也許是被動的抵禦,比方說使用物件防堵操舵室,或是防堵下層的引擎室,以讓他們無法接管,可是那不過是象徵式的抵禦行為。」[14] 根據當時在船上的半島衛視記者Jamal Elshayyal表示,當時船隻已經晾出白旗,運動份子並沒開火。[22]

其他船上

雖然以色列方面表示,這事件只發生在「藍色馬爾馬拉號」船上,西班牙報章《國家報》(El País)則報道,在其他船上也有多人受傷。[28]

以色列軍方說法


根據以軍方面說法,以色列突擊隊表示他們當時正準備遭遇企圖進行示威的政治運動份子,同時突擊隊也以彩彈槍和手槍作為隨身武器。[29][30]這些士兵所受命令為口頭勸說運動份子投降,如果不成功,即使用非致命武力徵募該船隻。突擊隊員奉命不得使用隨身武器,除非在緊急時刻,他們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方可使用。[31][32]

以軍報道,這些突擊隊員當時從直升機下降到甲板上後即刻受到攻擊。報道中提到,士兵們被嚴重毆傷,其中一名受到刀傷,同時還有一名被人拋入30英尺下的底層甲板。[33] 一名以色列推擠隊員表示:「有人向我們開火……他們由底層甲板向我們開火。」[34]

在企圖驅散運動份子時,使用了閃光彈催淚彈,當證明這些無效後,推擠隊員要求允許使用實彈對付抵抗份子。30分鐘後,推擠隊員抵達船橋並接管該船。[35][36]在以軍和自由加沙運動份子的視頻中可看到一些戰鬥畫面。

船隊發起人和運動份子的說法

航隊發起人強烈否認以軍說法。自由加沙運動的阿拉法少克里(Arafat Shoukri)是船隊的其中一名發起人,他表示那些上船的人士曾經使用電話聯絡他們,並說以色列直升機已經抵達。[37]「接着我們開始到處聽到尖叫、叫喊和槍聲,」他表示。「我們聽到他們當中有人喊道`我們已經舉白旗,停止向我們開槍'」。[37] 他否認了以軍聲稱的運動份子擁有武器,他聲稱這項指責是「廉價宣傳」。[37]

由於在攻擊行動後聯絡中斷,因此要獲得船上運動份子的說法極其艱難。[37]

船上有無攻擊性武器的調查

以色列外交部發布的文告聲稱,士兵們遭到的暴力行為是一場預謀,同時在船上也發現了幾件手槍和「輕型武器」。以色列明確表示,海軍「發現預先準備好的武器,並使用來對付我們的部隊」。[38][39]

對此回應,運動份子否認這個說法,並表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所有船隻在離港前,已經過政府小心檢查。」[40]報道中提到,錄像片段顯示了船上的一些鐵管曾用於對付登船以軍。[41]土耳其官員否認船上有武器,並表示所有乘客在登船前已經接受了X光金屬探測器的搜查。土耳其政府高級官員稱以色列方面的聲稱等同「全都是廢話」。[42]

參與者和物品的後續

登船後,以色列海軍的武力部隊開始拖著船隊拉往至阿什杜德,而船上的自由家薩船員及人權份子則被驅除出去。[14] 以色列宣稱人道援助物品會轉移給加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以色列禁止的違禁品如水泥等除外。[3]

至少有32名登上這些船隻的運動份子在拒絕簽署離境令後,遭到以色列監獄局逮捕和扣押,其中包括兩名傷者拒絕就醫。[43]愛爾蘭外交部長邁克爾·馬丁(Micheál Martin)稱這次的逮捕時一場「綁架」。[44]

以色列在突擊行動後扣留了480名運動份子,目前收押在阿什杜德的一所監獄。其他48人將經由本-古里安國際機場遣返回他們的祖國。[45]

傷亡

由於以色列軍方封鎖消息,所以目前確切傷亡人數目前還不清楚。.[46][47][48]

自由船隊乘員

報告指示該次衝突有9至19位乘員被殺,且有將近數十人受傷,土耳其最大人道組織紅新月會的成員將前往特拉維夫協助傷者與死者的返還工作。以色列軍方表示大多數死者是土耳其人。[49][50]

以色列

以色列的報告說明他們在這場衝突中有十位士兵受到傷害,[3]以色列軍方報告提到兩位士兵持續受到槍擊,並且一位士兵在這場衝突中被船上人員摔倒在甲板上,而導致嚴重頭部創傷並失去意識。[51]

若雪·柯利號啟航

2009年7月29日,貨船琳達號(MV Linda)抵達了愛爾蘭的港口鄧多克,船上的船員們被船公司老闆遺棄,他們不但拿不到積欠多時的薪水,而且船上只剩下不到一週的食物,船員們在船上發起了抗議活動。[52][53]

2010年3月31日自由加薩運動組織買下了琳達號並將這艘船改名為若雪·柯利號(MV Rachel Corrie),作為運送救援物資到加薩之用,以紀念在2003年犧牲於以色列軍用推土機下的美國和平運動人士若雪·柯利,而船員們也因此得到了原本應得的薪資。國際運輸工人聯盟的監查員肯恩·弗萊明 表示:「我們很欣慰地看到這艘原本是象徵現代奴隸制的船隻,能夠轉而為推崇巴勒斯坦人民的人權這一使命而效力。」[54]

即使以色列威脅襲擊,於2010年5月31日啟航的若雪·柯利號表示不會改變行程,仍會朝著加薩前進。[55]2010年6月5日,以色列軍隊強行登上若雪·柯利號,拘捕了船上所有乘員,接著若雪·柯利號被押往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56]

自由船隊2啟動

為了繼續援助受到以色列海、陸、空三方面封鎖的加薩地區人民,各國的人道救援組織籌備了由10艘船、1000多人所組成的自由船隊2(Freedom Flotilla II – Stay Human),船隊名稱是為了紀念在加沙犧牲的人道救援組織人員維多里歐·艾里格尼。船隊原本計畫在2011年7月5日向加沙地區出發,然而船隊中搭載數十名美國人和3000封聲援巴勒斯坦人的信件的「無畏的希望」(Audacity of Hope)號援助船在駛離雅典附近的派拉馬港時遇到希臘政府攔截,船長則被捕;[57]「解放號」(Tahrir)也在離開克里特島港口後被攔截。希臘政府還禁止自由船隊2的所有船隻往加薩出航。人道援助活動人士改而搭機前往以色列特拉維夫附近的本-古裡安國際機場,抗議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封鎖,以色列則以禁止入境,驅逐出境,逮捕,拘留等手段來回應活動人士們的訴求。[58]2011年7月16日「尊嚴號」(Dignité/Karama)克服了重重阻力,由希臘港口往目的地出發。[59]2011年7月19日,以色列軍艦攔截了尊嚴號,突擊隊員強行登上尊嚴號,將尊嚴號與船上所有乘員押送到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60]面對希臘與以色列政府的阻撓,船隊的成員表示今後將結合希臘與世界各國的反壓迫運動,傳播船隊所堅持的「為受壓迫人民爭取自由」這一理念到各國人民的心中。[61]

前往加薩的自由之波

2011年11月2日,前往加薩的自由之波(Freedom Waves to Gaza)船隊由土耳其出發,前往加薩。船隊由「解放號」(Tahrir)與「莎柔絲號」(MV Saoirse)與27名來自世界各國的聲援加薩人士所組成,船上載有贈與加薩的醫療物資。11月4日,以色列軍艦攔截了船隊,並將船隻與乘員強行押送到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62]

瑞典救援船運送物資到加薩

2012年10月7日,由瑞典的人道救援組織發起的運送物資到加薩活動正式展開,帆船愛絲黛號(SV Estelle)搭載著來自世界各國的聲援加薩人士,由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出發。船上載有醫療、體育用品、音樂設備、兒童讀物和水泥等援助物資,船上還搭載了30隻鴿子,乘員打算在抵達加沙地帶時放飛和平鴿。10月20日,以色列軍艦包圍了愛絲黛號並強行登船,將船隻與乘員押送到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63]

自由船隊3出航

為了聲援封鎖下的加薩人民,世界各地的人道救援組織籌組了自由船隊3(Freedom Flotilla III)。船隊由以下船隻所組成:「瑪麗安娜號」(Marianne of Gothenburg)、「若雪號」(Rachel,記念若雪·柯利)、「維多里奧號」(Vittorio,記念維多里奧·艾里格尼)、「朱利安諾號」與「朱利安諾2號」(Juliano、Juliano II,記念在傑寧犧牲的Juliano Mer-Khamis,他建立了自由劇場)。2015年5月10日,船隊由瑞典出發,一路上向各國介紹船隊的理念。6月26日,瑪麗安娜號在若雪號、維多里奧號與朱利安諾2號的陪伴下,由希臘往加薩出發,船隊載有47位來自世界17個國家的聲援加薩人士,以及醫療器材和太陽能發電板等援助物資。6月29日,以色列海軍攔截了瑪麗安娜號,將船隻與乘員押送到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若雪號、維多里奧號與朱利安諾2號則按照原定計畫返回出發的港口。[64]

巴勒斯坦公正未來的權利

2018年,自由船隊聯盟再次出航以挑戰封鎖,並要求各國政府停止參與以色列的戰爭罪和侵犯人權的行為。自由船隊聯盟聯盟今年將船隻命名為「回歸號」(Al Awda),以強調巴勒斯坦人長期以來要求返回他們被驅逐的土地這個權利的重要性。[65]5月中旬起,「巴勒斯坦公正未來的權利」(Right To A Just Future For Palestine)船隊的「回歸號」等4艘船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出發前往加沙。7月29日,搭載14個國家的22名社會活動人士和100箱醫療援助物資的回歸號,在距離加沙港不到60海里的海域遭到以軍戰艦攔截,船隻與乘員被押送到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66]

國際反應

2010年加薩船隊衝突引發非常強烈的國際反應,以色列的突擊紛紛招致比利時阿爾及利亞德國愛爾蘭盧森堡英國法國西班牙挪威瑞典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的譴責或批評,同時以色列也面臨阿拉伯世界的指責。在亞洲,以色列的作為遭受印度中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國批評。在中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墨西哥委內瑞拉也譴責以色列的行動。在俄羅斯土耳其南非加拿大紐西蘭的人民也強烈譴責以色列,許多國家紛紛呼籲國際調查這起事件。

美國歐洲多個國家都爆發示威遊行活動,政治家與人民一起走上街頭抗議以色列襲擊援助船隊,而支援巴勒斯坦人民的行動得到了響應。[67] 與抗議民眾反應見解相反,美國政府派出軍艦前往波斯灣進行嚇阻。[68] 美國加州抗議民眾們阻擋一艘載有以色列貨物的船隻在港口卸貨,[69] 瑞典的碼頭工人則在港口對以色列貨物進行封鎖以表示抗議以色列與支持救援船隊。[70] 而世界各國的人與組織們也籌組了多批新的援助船隊,準備前往加薩。[71]2010年9月26日,由英、美、德國及以色列猶太人所組成的救援船「艾琳號」(Irene)啟航前往加薩,他們反對以色列迫害、禁閉和壓迫加薩地區民眾,隨船並運送兒童玩具及醫藥、書籍、漁網等補給品以聲援加薩。[72]2010年9月28日,以色列軍艦強制攔截了即將抵達加薩的艾琳號,並且將船隻與人員移送到阿什杜德港。[73]

已在船隊中或計畫登船的著名人士

據傳有25位歐盟國會議員登船。[來源請求]

更多信息 名稱, 國家 ...
名稱 國家 Known for
Kate Geraghty 澳洲 悉尼晨鋒報攝影師[74]
Paul McGeough 澳洲 悉尼晨鋒報記者[74]
Iara Lee 巴西 巴西籍導演[75]
Annette Groth[76] 德國 德國聯邦議院議員
Inge Höger[76] 德國 德國聯邦議院議員
Norman Paech[76] 德國 德國聯邦議院議員
Aengus Ó Snodaigh 愛爾蘭 愛爾蘭國家議會議員[77]
Mairead Corrigan[3] 英國 因推動北愛爾蘭和平運動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愛爾蘭公民[78]
Haneen Zoubi 以色列 阿拉伯裔的以色列議會議員,Balad黨代表。她是阿拉伯政黨中,首位進入以色列議會的女性。[79][80]
Raed Salah[13] 以色列 以色列伊斯蘭運動的北區支部部長,以色列法院認為他曾為哈馬斯募款[81]
Waleed Al-Tabtabaie 科威特 科威特議會議員[82]
Abbas Nasser 黎巴嫩 半島電視台記者[83]
Raza Agha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新聞台AAJ TV 製作人[84]
Talat Hussain 巴基斯坦 Pakistani記者和總裁[85]
Hilarion Capucci 敘利亞 默基特希臘禮天主教會榮譽大主教,以色列法院曾認定他走私武器給巴勒斯坦解放軍,而判決監禁12年。[86][87]
Jamal Elshayyal 卡達 半島電視台英語頻道新聞製作人[88]
Edda Manga[89] 瑞典 瑞典歷史學家
Henning Mankell[90] 瑞典 瑞典作家
Dror Feiler[90] 瑞典 瑞典-以色列音樂家
Mattias Gardell[89] 瑞典 瑞典歷史學家
Mehmet Kaplan 瑞典 在土耳其出生的瑞典議會議員[91]
Hakan Albayrak 土耳其 土耳其記者[92]
Sinan Albayrak 土耳其 土耳其演員[93]
Ibrahim Sediyani 土耳其 記者[94]
Cengiz Alquyz 土耳其 42歲,在以色列軍隊的襲擊中被殺。[95]
Aliheyder Bengi 土耳其 在以色列軍隊的襲擊中被殺。[95]
İbrahim Bilgen 土耳其 土耳其政治家與錫爾特市市長的候選人,在以色列軍隊的襲擊中被殺。[96]
Cevdet Kılıçlar 土耳其 記者與攝影師,在以色列軍隊的襲擊中被殺。[95]
Cengiz Songur 土耳其 在以色列軍隊的襲擊中被殺。[95]
Çetin Topçuoglu 土耳其 土耳其前國家跆拳道運動員與國家教練,在以色列軍隊的襲擊中被殺。[97]
Sahri Yaldiz 土耳其 在以色列軍隊的襲擊中被殺。[95]
Necdet Yildirim 土耳其 在以色列軍隊的襲擊中被殺。[95]
Abbas Al Lawati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杜拜海灣新聞記者[98]
Hassan Ghani 英國 蘇格蘭籍記者及紀錄片製作人,Press TV記者[99]
Theresa McDermott 英國 蘇格蘭活動家,在2009年曾因計畫參加一個援助加薩的任務而關押在拉姆拉的監獄中四天。
Furkan Dogan 美國土耳其 19歲,是以色列軍隊襲擊藍色馬爾馬拉號所殺害的人之中年紀最小者。[95]
Huwaida Arraf[100] 美國 國際團結運動的共同創始者之一。
Joe Meadors 美國 美軍自由號事件生還者[101]
Edward Peck 美國 前駐茅利塔尼亞大使[102]
关闭

以色列攻擊合法性的爭議

以色列行動的法律論點

以色列官方發言人馬克瑞格夫表示,「聖利摩協定(San Remo memorandum)[103] 已經稟明,尤其是在第67A條,如果有一艘船隻進攻禁區,如果你已經事先警告他們後,你獲准在它靠近禁區前攔截,而我們在過去也做過數次,而在闖入禁區時,他們已經公開表面了他們的目的。這個禁區是為了保護我們的人民。」[104]

為了合法化這次的行動,以色列可能[105]會援引加沙-傑里科協定(Gaza-Jericho Agreement)(第一和第十一附錄),授權以色列在加沙海域沿岸行駛其保安責任。此協定規定,以色列可在必要考量下,對付恐怖分子用於走私軍火、彈藥、毒品、貨物,或從事其他任何非法活動的可疑船隻。[105]

反對以色列攻擊的法律論點

半島電視台資深政治分析員馬爾萬·畢沙拉(Marwan Bishara)表示,這起在國際水域因為拒捕而「攻擊其他國家」公民不但非法,而且貶低了國際份法律條規。」[106]

來自土耳其,負責這次任務的一名非官方贊助人通過其總理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表示,「這場攻擊是一項國家恐怖主義,並已牴觸國際法令。」土耳其政府已經要求北約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此事。[107][108]

一群以色列律師,包括費爾德曼(Avigdor Feldman)在內,入稟以色列高等法院控告以色列在國際海域俘虜這些船隻,已經牴觸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色列外交部前法律顧問羅畢·沙伯(Robbie Sabel)告訴耶路撒冷郵報,很肯定的,該國將爭辯,奪取這些船隻是一項特別條律,法院無權干涉。[109]

蘇格蘭鄧迪大學國際法教授羅賓·丘吉爾(Robin Churchill)表示,以色列在以色列水域外突擊隊等船,「據我所理解,等船的行動沒有法律依據,」丘吉爾表示。[110]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