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斯帕里尼龍屬(學名:Gasparinisaura)是薄板類恐龍的一屬,是種小型二足植食性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
在1992年,第一批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內格羅河省的辛科薩爾托斯市(Cinco Saltos)附近。正模標本(編號MUCPv-208)被發現於阿納克萊托組(Anacleto Formation)地層,地質年代約8300萬年前,相當於白堊紀晚期的坎潘階早期。這個化石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骼與頭顱骨,缺少大部分脊柱。副模標本(編號MUCPv-212)是一個尾巴化石、部分後肢骨頭[1]。
模式種是辛科薩爾托斯加斯帕里尼龍(G. cincosaltensis),是在1996年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羅多爾夫·科里亞 (Rodolfo Coria)與利安納度·薩爾加多(Leonardo Salgado)描述、命名的。屬名意為「加斯帕里尼的蜥蜴」,是以阿根廷女性古生物學家佐蘭·加斯帕里尼(Zulma Gasparini)為名,字尾則是女性字根;種名則是化石發現處附近的辛科薩爾托斯市為名[1]。
在1997年,發現三個其他標本,都是幼年個體。編號MUCPv 213標本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骼與頭顱骨。編號MCSPv 111標本是一個部分顱後身體骨骼。編號MCSPv 112標本是一個頭顱骨、骨盆、後肢骨頭[2]。在2008年,在這三個幼年個體的標本都發現胃石的存在[3]。
加斯帕里尼龍是種小型二足植食性恐龍。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其身長約1.7公尺,而體重約130公斤[4]。
加斯帕里尼龍的小型頭部稍微延長、略呈圓形。眼眶非常大,位於頭顱骨的相當高位置。顴骨前方有個細長骨突,被上頜骨與淚骨夾住;顴骨後段高而寬廣。方顴骨有個長升突,接觸鱗狀骨,這是種原始特徵。頜部關節的位置低矮。上下頜的每邊約有12顆大型牙齒。前肢的外形瘦長。腸骨短而低矮,恥骨狹窄。後肢則相當長而強壯,股骨短,脛骨與腓骨較長。腳掌長,第一蹠骨後縮呈夾板狀,這是種進階型特徵。尾部具有三角形的人字形骨,外形低矮、成板狀,方向朝後,這特徵在真鳥腳類裡相當獨特[1]。
在加斯帕里尼龍化石發現的胃石,由約100到40個圓形、光滑石頭所構成,平均直徑約8公厘,以小堆方式集中於腹部區域。這些石頭約佔全身體重的0.3%,已足夠在胃部協助磨碎食物。古生物學家認為蜥腳下目不會吞食胃石以協助磨碎食物,因為牠們的體積過大,胃石磨碎食物的效率過低[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