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西亞(烏克蘭語:Галичина,羅馬化:Halychyna;波蘭語:Galicja;德語:Galizien;意第緒語:גאַליציע)是中歐歷史上的一個地區,波蘭人原稱之為「羅斯的領地」(英語:Rus' Palatinate),其名稱來自中世紀歐洲城市加利奇,最先於1206年的匈牙利史書中以「Galiciæ」的形式出現。該地區現代分屬於烏克蘭西部和波蘭東南部[1][2]:411[3],整片地域包含了歷史上的紅魯塞尼亞(原以利沃夫為其管治中心)和小波蘭 (原以克拉科夫為其管治中心)。
其東部地區曾由中世紀羅斯公國加利西亞-沃里尼亞主掌,得益於食鹽及經過該地的重要貿易路線而壯大起來[4]。在蒙古征服基輔羅斯後,1253年時加利西亞的丹尼爾被加冕為羅斯君王(拉丁語:Rex Rusiae),即魯塞尼亞國王。而在入侵發生後,公國首府也遷移至利沃夫,延續為加利西亞的政治性中心長達700年[4]。1340年代之後的加利西亞則被置於在皮亞斯特、安茹和雅蓋隆君主們的管轄權威之下,加利西亞在被併入匈牙利和波蘭王國的時期裡,是在文化、族羣和地域社會結構等方面有極大轉變[5]。1352年,該地當局正式被波蘭王國撤銷公國地位,改為魯塞尼亞省:不過加利西亞在被合併之後,賴於其在經濟貿易等方面所佔歷史地位,還保持著在羅斯地區內最為繁盛發達的狀態。1569年盧布林聯合時波蘭將布拉茨拉夫、基輔和沃倫地區也併入了加利西亞[6]。
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後,加利西亞一帶劃歸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冠領地,改立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奧屬波蘭)。哈布斯堡王朝時代有延續自東向移民以來所帶來的德意志文化和語言影響,瑪利亞·泰瑞莎和約瑟夫二世等君主在位時,維也納當局對於加利西亞和布科維納等新取得的領土地區推行了重新移民政策[7],為促使當地人口重新增長、吸引見識多廣的農場主和具多樣專業技能的手工藝者以重振經濟,對內外持有開明態度而實行起寬鬆統治[8],令19世紀以後在當地聚居的各族羣相對享有起較高的政治自由、呈現為帝國內具多元文化姿態的「奧地利加利西亞」——當19世紀後期烏克蘭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持續發展的時候,奧地利加利西亞也因此成為近現代烏克蘭民族主義的運動中心。
歷史
12世紀,留里克王朝下屬的加利奇公國於加利西亞境內建立。12世紀末,原本各自獨立的兩個公國加利奇和沃里尼亞合併為加利西亞-沃里尼亞王國。基輔大公羅曼·姆斯季斯拉維奇的後裔統治沃里尼亞,智者雅羅斯拉夫的子孫之一,加利奇公爵雅羅斯拉夫·奧斯莫梅斯爾的後裔則世襲着加利奇公國的治權(兩方皆為留里克家族成員)。在最後一任加利奇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逝世後,羅曼·姆斯季斯拉維奇將加利奇公國收入囊中,其子孫通常將聯合之後的公國稱為加利奇。1204年,羅曼攻占了基輔。1205年,在與波蘭的萊謝克一世及馬佐夫舍的康拉德一世的扎維霍斯特戰役中,羅曼·姆斯季斯拉維奇陣亡。羅曼死後,波蘭和匈牙利開始爭奪加利西亞。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二世宣稱自己也是加利西亞和洛多梅利亞國王,這一稱號後來為哈布斯堡家族所沿襲。1214年,波匈二國互相妥協,由安德烈的兒子科洛曼繼承加利西亞-沃里尼亞。
1352年加利西亞-沃里尼亞被撤銷公國地位,進而正式被併入波蘭管治體系之下。
該時期所經歷,緊張的文化與社會轉變和交互影響, 在加利西亞是於多方面可見的[5]:
在如此轉變的新文化與社會環境下,原住的東正教烏克蘭人口是要再被動地做出新的文化選擇和再尋找共處的新模式,如此是包含了改變他們原本的信仰習慣和自我身份認同[5]。於相關現代史學研究上,較多堅持認定此段時期複雜的轉變過程,是一種單向的同化活動,在許多研究個案上將之視作一種波蘭化而通常被描述成一種對單一國族身份的接收[9]。
1569年,波蘭和立陶宛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領土包括了加利西亞。波蘭持續統治加利西亞直至1772年被瓜分為止。
第一次瓜分波蘭中,奧地利帝國獲得了原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南部,即加利西亞。瑪麗亞·特蕾西亞治下的奧地利設置了新的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這時的加利西亞的疆域已經與中世紀時加利奇公國的疆域有所差別[2]:1。加利西亞作為奧地利最北部的省份持續存在至1918年帝國崩潰為止。1775年,加利西亞議會(Landtag)成立,奧地利向本地的城督、長官、族長們提供了稅收上的優惠,以換取他們對維也納的忠誠,然而這僅限於波蘭裔貴族之間,魯塞尼亞人(烏克蘭人)農民則遭到了無視。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加利西亞是俄羅斯帝國與同盟國之間激戰之地。1914年,俄軍在前線擊敗奧匈軍隊後踏足了加利西亞大部分地區。[10]1915年,德、奧聯軍又聯手將俄軍驅逐出境。1918年,西加利西亞成為了兼併了蘭克共和國後新復國的波蘭第二共和國的一部分。東加利西亞烏克蘭人則短暫地建立過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波蘇戰爭期間,蘇聯曾於東加利西亞建立過名為加利西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政權。
族群分佈
- 山區居民:日維茨地區的高地波蘭人、巴比亞山高地波蘭人、拉布卡-茲德魯伊地區的高地波蘭人、波德哈勒地區高地波蘭人以及新塔爾格地區的高地波蘭人、皮耶尼內山脈高地波蘭人、斯皮什地區高地波蘭人、博伊科人、胡楚爾人。
加利西亞是原奧匈帝國境內民族成分最為多樣的地區。該地區的居民主要由波蘭人、魯塞尼亞人、烏克蘭人、盧森尼亞人以及猶太人、德意志人、亞美尼亞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馬扎爾人和羅姆人組成。據統計1910年的加利西亞定居人口,有45.4%為波蘭人,42.9%為烏克蘭人,10.9%~12%為猶太人[7],0.8%為德意志人[11]。波蘭裔大部分生活在西部,而烏克蘭人則生活在東部[12][13]。
語言方面,19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波蘭語為加利西亞的最主要語言。58.6%的加利西亞人以波蘭語為母語,40.2%的居民以烏克蘭語為母語[14]。不過,由於奧匈禁止猶太人聲稱意第緒語為母語,波蘭語的百分比可能是受此影響而膨脹後的產物[15]。
經濟
自加利西亞歸屬奧地利帝國後,傳統上該地區與波蘭的貿易路線橫遭切斷。這導致了加利西亞地區各市鎮的經濟停滯和倒退。倫貝格(利沃夫)也喪失了其重要貿易中心的地位。在經過一陣短期的投資後,奧地利統治者開始對該地區進行經濟層面的剝削,以及通過徵兵的方式利用了該地區的人力資源。奧地利決定將加利西亞打造成一個能為其他省份提供糧食和原材料的大糧倉,因此,政府沒有對該地區的工業發展予以支持。哈布斯堡統治者向加利西亞增加了新的稅收,他們趕走了投資者並且無視了市鎮的發展[16][17][18]。
奧地利的統治在加利西亞造成了嚴重的貧困問題[19][20]。加利西亞是整個奧匈帝國最為貧困的省份[21][22]。波蘭亞捷隆大學教授,歷史學家諾曼·戴維斯認為該地區是當時全歐洲最為貧困的地區[20]。
人物
主要城市和居民點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